LOT 2351 明 旧玉琮
Viewed 396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宽8cm
|说 明: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中,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琮,是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集宗教、礼仪、权力和装饰于一体,是中国古代玉制礼器的核心。因此,良渚玉琮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此件玉琮体型,周身受沁,玉质温润,包浆厚重。其形制为方柱体,作内圆外方形,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此件玉琮庄重素雅,岁月痕迹显得更加厚重。|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目前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良渚玉器的发达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原始崇拜的作用。《周礼》中就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也就是说,在礼仪活动中用琮来祭祀地神。但是,良渚文化要比周朝早近两千年,其功能及文化内涵不可一日而语。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中介,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也是良渚人崇拜的神的体现。|良渚大墓内的主人,拥有代表神权、沟通天地的琮。他们凭借神的力量建立和加强自己的权势和威严,支配人间的生死和财富。玉是巫奉献给神的礼品,巫是神的意志体现者。因此,玉又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对于人兽共同体神祗的崇拜,有一部分是属于较高级的图腾崇拜,另一部分已超出氏族部落的范围,具有普遍的宗教意义。这种崇拜产自原始思维中期,神密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色彩依然浓厚,但是人的要素已开始侵入,人已经成为神的一部分,人们开始用自己的形体来塑神祗,这种自然力量的人性化正是原始宗教从低走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必然趋势。|来 源:张伯驹旧藏,其家族后人提供。张伯驹(1898年-1982年),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
Preview:
2018年7月10日-12日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 B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