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7 朱沅芷(1906~1963) 1926年作 故人重逢 油彩 木板
Viewed 69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44×34cm
朱沅芷(1906-1963)广东开平人。十五岁时移居美国。1925年进入加州美术学校习画,受教于欧蒂斯、欧菲德。尔手,二人亦成为好友。1926年协助华人在旧金山成立“现代艺廊”,同时举行首次个人展。其才华也因此获得法国亲王穆哈特夫妇的赏识,而鼓励他前往巴黎发展。在巴黎期间曾举行多次个人展。1932年应邀参加纽约现代美术馆举行的壁画展。1945年因精神抑郁而崩溃,作品量也因而减少。直至1963年病逝于纽约,享年57岁。民国以后,在蔡元培及共和政府的勤工俭学计划鼓励下,中国的艺术新进留学者众,而大部份都选择了欧洲巴黎和日本,如林风眠、徐悲鸿、吴大羽、陈澄波等。但朱沅芷,因为父亲为美国华工的关系,他留洋的地点是美国的旧金山。而这不是单纯的留学,朱沅芷实际是移民到彼邦,而当时他不过是十五岁,正是汲汲于应接外在世界、吸取外在知识的年岁。在色彩运用上,和同代画家比较,朱沅芷是十分自由奔放,色域宽阔,在平凡物象、甚至是人体肤色中,大胆使用普蓝、深红、桔黄、柠檬黄、青莲等一类烈性颜色,这是十分罕见的,有很强烈的塑形和表现效果。作品也因而表现一种现代感,有着童话、魔幻、超现实的梦幻气氛。朱沅芷对画面动感、色彩、纠结错综空间层次和立体结构的艺术探索,更多是参考了当时旧金山盛行的立体主义和共色主义色彩理论的启迪。同辈的油画家留学法国和日本,当时两地都十分盛行印象派、野兽派的创作,所以这批画家所探索和追寻的都是以印象主义为代表的艺术风潮。朱沅芷所接触和启迪的便更多是主体主义和共色主义的艺术理论,作于1926-1929年间的早期创作特别反映出这种艺术影响和特色。比较当时共色主义的画家如毕卡比亚(FrancisPicabia,1879~1953)或罗伯-德洛涅(Robert Delaunay,1885~1941),朱沅芷的色块和几何律动又始终紧扣着具象的物体轮廓,物与物似乎在色彩律动中融会,但又终是界定清楚。不断地游移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而不是完全的因循立体主义把物像分解为呈多角形块面的艰涩画风和绝对形式主义,说明朱沅芷在融会西方艺术样式时,又能对作品画面结构保有其独特的看法,致力把色彩和结构这两种艺术元素结合为一。朱沅芷的色彩更为自由奔放、绚烂瑰丽,更有动感。此时期的作品以色块为画面的主要结构,以不同的色调表现出明暗,但此作却以线条为发展主轴,似乎尝试于恩师所教授的绘画基础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画中以具律动感的曲线做为画作的主要表现方式,色彩和几何块面,能一方面表现音乐性、律动感觉,也另一方面统驭了画面构图,表现了物体间纠结交错的空间关系和层次感,赋予作品一种相对安定、闲适而具韵律的稳定结构,为早期作品中用心经营之作!
Preview:
2019年6月3日-4日 9:30-20:30
Address:
北京昆仑饭店(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