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22 赖少其(1915~2000) 1978年作 梅花对联一堂 镜框、立轴 设色纸本
Viewed 4549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对联68×16cm×2;梅花68×40cm
梅花展览:只把春来报——近现代名家画梅藏品联展,杭州国画院,2018年3月28日-4月25日。旁通世界,致远益新—二十世纪广东画坛融贯中西之探索者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与变革,历经艰难困苦、涅槃新生,从传统逐步走向现代。而艺术创作往往能够洞察时代先机,体察社会心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广东,是中国社会变革、文化变革、艺术变革最为敏感的地区,岭南艺坛百年来的发展可谓波谲云涌。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掀起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1904年在欧洲参观后,发表了“吾国画疏浅,远不如之,此事亦当变法”,言辞激烈地主张“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今日看来,康有为此见或有局限,然以此为先声,诸多留洋学者为沉闷积习的中国画坛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色彩。广东作为民国革命策源之地,不仅侨民遍及四海,外出受西洋画学熏陶者亦甚众,粗略统计便有李铁夫、陈抱一、高剑父、高奇峰、关良、林风眠、丁衍庸等数十人。这一批广东留洋习画者,大部分归国后在全国各地从事西洋艺术的创作与教学工作,为近代西洋画学理念在我国画坛的传播注入了新鲜流淌的热血。相较“二高一陈”等重西洋绘画写实技法的折衷改良一路,以关良、林风眠、丁衍庸等为代表的西画学者,在西洋艺术的个性表现与传统文人画的重性情之处,在艺洋艺术的形式美感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之间,寻得了中西艺术表现的共通。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更自由又更具风格的新天地。“清代而后,除摹仿他人笔墨以外,很少能含有时代之意味或能特创一种作风的;降至现代,国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全无生路的趋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正在目前”,林风眠早年留法,在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传统之外,其着眼处在于重抽象重表现的印象派等新画派。在对中西艺术交流沟通所做出的探索中,林风眠让中国的线条笔墨与西方的造型色彩结合而成为具有创新与包容精神的新构,本次亮相的《霸王别姬》,将立体派的构图方法与中国剪纸、皮影的造型相融合,使具有中国民族情绪的戏曲人物产生与时代相连的现代感,散发出强烈的装饰意味,是难得一见之佳构。同样以戏曲人物见长,关良在艺术上的探索实践亦极具启发性。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笔墨固然具有传统文人画的格调,设色之中又流露西方野兽派的色彩哲学,两源的优势皆为其所用,写意之余亦见谨慎,妙在稚拙朴实的画法,没有丝毫娇柔的浮华,却以少胜多。承蒙关氏后人与多方藏家的鼎力支持,本次所见关良作品题材丰富,品相皆善,传承清晰,值得藏家期待。同属“广东三杰”的丁衍庸,同样在马蒂斯的主观形式美学影响下,以西方现代画派的观念加上对八大文人风骨的汲取,领悟当代东方艺术,形成别开生面的新画风。“三杰”以外,专题所囊括赖少其、袁松年等,均以各自的面貌,践行“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近现代国画探索之路。赖少其的山水画向以笔力壮势雄强、墨法浑厚精气著称,而其最初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鲁迅所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影响。袁松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以“国画的合理化”理念,实践摆脱传统绘画中僵硬的笔墨程式,以自然来表现山水和风景……回望百年,广东画人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秉承“其命惟新”的广东精神,在推动传统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华艺国际此番从“传统”、“折衷”、“西风”三个角度,展现近代岭南美术的融合进取与欣欣向荣,愿同观者一道体味广东百年美术的辉煌。
Preview:
2019年8月8日-9日
Address:
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L2 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