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22 花卉纹双鸾透腿镜
Viewed 195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直径:17.8cm 重:1124g
圆形,圆钮,素地浮雕双鸾左右隔钮相对,曲颈颔首,口衔灵芝,怒目圆睁,气势逼人,其展羽翘尾,单脚透雕踏立于花枝之上,弄姿起舞,见其踏花轻盈,自有美态,显示出其柔美的一面。钮上下各有一组花卉纹。素窄缘,镜体厚重压手,通体银光,镜背采用高浮雕技法,立体感十足,所见十分精美,收藏价值巨大。 唐帝国以其兼容并包的气韵、天马星空的想象、精湛的铸镜工艺将铜镜艺术推至顶峰,它自由活泼的布局、灵巧高超的铸镜手法、变化丰富的构图形式,是各个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唐代铜镜的装饰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浓缩,其纹饰之美枚不胜举,此镜所呈现的是唐代时期经典的双鸾题材。中国人自古就对鸾鸟衔绶的图案有着十分特殊的喜爱,认为它是平安与吉祥的化身。绶与寿同音,有祝寿祈福的含义。唐玄宗曾诗曰:“更衔长绶带,含意感人深。”古代文献《山海经》中有记载:“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又描述它“喜则舞以乐”。品菊南山的陶渊明老先生留有“鸾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文句,包括一代才子诗仙太白,在他的代表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不忘提到“虎鼓瑟兮鸾回车”……无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鸾鸟的身上,似乎都沉淀了太多太多的底蕴,被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内涵。仅凭这些诗文的拾零,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窥见古人,尤其是唐人,对鸾鸟普遍性的敬重。特别是坚信它能够代表士人君子的清高坦荡,或是夫妻之间的恩爱真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鸾凤纹为主的艺术纹饰为唐人喜爱, 据一些史料记载,双鸾衔绶的铜镜式样,在唐以后的历朝历代中,无论是中原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需求量一直很大,都曾被大量地仿制,经久不衰,可谓是一种普遍受到大众喜爱的镜种。这也使得唐代双鸾衔绶纹铜镜成为后世铸镜匠人们进一步在制镜工艺中施展才艺的原始范本。现代考古发掘,就曾出土了鎏金、错金银、彩绘、描金、螺钿、嵌松石等多种工艺的类似样板的铜镜,这就很有可能同各时期的人们对鸾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正是这种联系,使得“鸾凤合鸣”这一图案,作为一种神兽形象,超出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以至发展成为具有自身内涵的文化符号,代表了更多的思想精神和人文哲理。这块精工铸造的双鸾衔绶纹铜镜,不仅反映了唐朝空前绝后的制镜水平,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它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精彩,留给了今人一个盛世的灿烂余韵。 此镜种因为寓意吉祥,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的精神意愿,因此极为盛行。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双鸾衔绶、雁衔绶带等图案是三品以上官贺宴会的朝服所用。此类纹饰也较多的运用在此时期的铜镜艺术中,并逐渐构成了一个完整充实的铜镜品类,唐诗中,有很多对这类铜镜的精彩描述,如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中的“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李贺《美人梳头歌》中的“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李群玉《伤柘枝妓》中“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这些文学作品说明唐人对此类铜镜的喜好,同时也是构成唐代铜镜美学的重要部分,以其纹饰的独创性与美好的寓意,成为了众多唐镜题材中璀璨的一枚明珠。
Preview:
2019年11月7日-8日 19:00-时间顺延
Address:
上海南新雅大酒店 上海市南京東路719號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