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北京荣宝202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念莲花开·敦煌写经及古籍善本 >  Lot.833 7世纪 初唐写本 敦煌写经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LOT 833 7世纪 初唐写本 敦煌写经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Starting price
CNY2,300,000
Estimate  CNY  300,000 ~ 500,000

Viewed  656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荣宝202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一念莲花开·敦煌写经及古籍善本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Description

7世纪 初唐写本 敦煌写经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水墨纸本 手卷 1卷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提要:此卷写经高25厘米,长313厘米,共七纸,首断尾全,尾部题记:“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二”原纸保存,卷面干净整齐,纸张薄如蝉翼,坚密而有韧性,经潢打纸并砑光上蜡,表面细腻光滑,淡描乌丝界栏,整卷唐楷书法技艺精湛,令人称绝,书法端谨方正,笔法精纯,笔势健劲峻丽,书风浑厚,明快雄健,似乎又有颜柳之风范,堪称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惹人爱不释手。此卷经高僧大德点校,千年法宝、吉光片羽、结良善缘、迎请供奉。大般涅经,亦称《大本涅经》或《大涅经》,简称《涅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相传在昙无谶译出前,东汉支娄迦谶译有《梵般泥洹经》2卷,三国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经》2卷,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2卷,均早佚。异译本有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大般泥洹经》(为《大般涅经》初分异译)6卷,相当于昙无谶译本的前10卷。南朝宋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等以昙无谶译本为主,并依法显等译《大般泥洹经》增加品目,从原本寿命品分出经叙、纯陀、哀叹、长寿等4品,由如来性品分出四相、四依、邪正、四谛、四倒、如来性、文字、鸟喻、月喻、菩萨等10品,改为25品36卷,亦名《大般涅经》。世称此为“南本涅”,而以原昙无谶所译为“北本涅”。说明:831-833为同一藏家旧藏。备注:本拍品符合国家文物局制定一级文物定级标准。25×313 cm.朴茂庄严 千年法宝——隋末唐初精写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书法略论及其文物价值隋唐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通畅,在此安定统一的背景下,书法艺术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隋代书法秉承了北朝质朴和南朝遒媚的书法传统,创造出二者相容的新面貌,结体趋向稳定,笔法保持质朴直率。到了唐代,由于帝王爱好书法,偏爱以二王为代表的东晋书风,任用欧、虞、褚等书法大家出任二馆教授和皇家侍书,在隋代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提按、起收等技法因素,终于形成了法度谨严的楷书风貌。这种隋唐之间书风的潜移默化,在传世书迹中可以得到印证。而隋唐时期书法作品能够留存至今的,除了碑刻以外,墨数量寥寥无几。直到清末敦煌藏经洞开启,才使大量古代的书法真迹重现世人面前。敦煌写本横跨十六国、隋、唐、五代、北宋等十多个朝代,穿越时空七世纪,囊括学科数十种,内容涉及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户籍、文学、医学、数学、音乐、书法等领域,卷帙浩繁,举世罕见。敦煌遗书绝大多数是手书写卷,它保留了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数量最多的中古时期书法墨迹,其书体之完整,笔法之多姿,风格之奇巧,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完整,最鲜活的原始档案。敦煌写经始于西晋,扩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五代。敦煌写经时代跨越度很长,从四世纪到十一世纪,跨度为七个世纪,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是吐蕃、归义军时期写本。整个中古时期正是汉字演变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字体从隶书到楷书的发展,从隶变到楷变。写经划分为南北朝写经、隋人写经、唐写经、五代写经、宋写经。由于大部分卷子卷尾遗失,对于何人何时所写,皆无从所知。只能把字体的风格来作为主要断代的依据。从字体风格来讲,隋人写经最好,南北朝写经带有隶书笔意,盛唐人写经笔法最严谨,唐末五代写经个性张扬,奇崛孤高。由于佛教东传后的兴盛发达,从官方到民间的抄经活动极为活跃,写经书法历代沿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借助大量名不见经传的抄经手的劳动创造,让我们得以清晰解古代中国书法的真实高度,重新构建起完整的书法发展历史。1、上承六代,下启三唐隋代书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隋代书法上承六代,下启三唐,起到呈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从书法嬗变的角度讲,隋代书法在北朝质朴峻拔的基础上融合南朝绮丽绵密之风,楷法逐渐整饬成熟,为盛唐书法的繁荣做好了铺垫。隋代书法融南北之风,粗经并存,兼收并包,风格多样。隋代自秦汉以后又一次完成了南北在政治上的统一,南北逐渐走向融合,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在这大融合中交流碰撞,显现出风格的多姿。从书法风格上来划分,其中峻严方正一路以《董美人》、《苏孝慈》为代表,平正和美一路以智永《真草千字文》,丁道护《启法寺碑》为代表,下开欧阳询、虞世南等名家。今所见此卷写经,正是隋唐书法风格转换时期的代表作。全卷长574厘米,高25厘米,以工整端庄的小楷写于隋唐时期优质纤薄的细密麻纸之上,首尾6500馀字,用笔遒丽纯熟,结体谨严,笔速虽快而一丝不苟,无一懈笔!章法更是开启了后代小楷书模范。书写内容为《妙法莲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第七》,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也是当时最为通行的译本。值得注意的是,此卷中“世”、“民”均未见缺笔。唐初的避讳现象不像后世,并不十分严苛,启功先生在考证书写于贞观二十二年的《转轮王经》时认为:“避讳缺其点画,始自高宗之世”。而避讳虽非绝对的判断时代依据,但结合此经的书法风格,加上纸质紧密细腻,砑光上蜡,坚韧如帛,同中国书店所藏隋人书《涅经》相似,而与盛唐时期的硬黄笺迥然不同——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件写经的完成时代下限,至少在唐代初期,上溯可至隋末。2、结构精妙,气息醇厚此卷《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书法与隋智永《千字文》同属平正和美、博雅中正一路。隋人墨迹已不多见,相传隋智永曾有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诸于江东佛寺,各施一本,而流传至今的墨迹本,据现在资料所载,仅存一本智永禅师墨迹,此本唐代时流入日本,曾由圣武天皇收藏,在他死后,遗物于公元756年捐赠大东寺,后辗转归私人所有,习称“谷氏本”;国内所留传仅是宋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所刻之本,原石在今西安碑林,隋人墨迹之珍贵可想而知。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传承王羲之家法,笔法出自魏晋风骨,唐张怀《书断》评“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王羲之)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从流传下来的隋智永《千字文》上,与此卷《妙法莲华经卷第三》相比较,可以清楚地发现,两者笔法的相似之处。二者分析,两者在笔法上似乎略不相同。但从整体来看,二者在气息上是保持一致的。智永所书《千字文》,笔法敦厚,以侧锋取妍,起笔斜切,细微处可见笔锋,取势和结字尚未模式化,鲜活和灵动之气存于字法,整体风格平正严谨,没有成熟唐楷的法度森严。《妙法莲华经卷三》笔法峭立,破锋直入,每一笔都迅捷弹出,毫芒毕现,随心所欲,笔笔精到,加之笔力刚劲,风格更显孤峭爽利,笔法灵活多变,整体气势充沛。智永书《千字文》和《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二者在气息上是一致的。虽书法用笔和结构略显不同,但在字形的处理以及字本身流露出的气息上,如出一辙。从字形上看,收放是一致的,“王”字收前两横,放第三横;“子”字头部收,横画放出;“名”字“夕”的长撇放出,点画收紧;“阿”字收耳部,放“可”字横画。从气息来看,都开始融合南北之风并遵守法度。隋代楷书点画的精致,起笔收笔的清晰生动,结构的灵动巧妙是被法度所苑囿的盛唐楷书所无法比拟的。盛唐楷书所表现的是对“法”的极致追求,法度严谨所要达到的是一种极致的美,这种美易被“法”所拘泥,而隋代楷书表现的是南北书风经过交流、碰撞、融合、蜕变所展现的全新的美,其结字之精妙,笔画之细腻,在《千字文》和《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上,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与盛唐时期的传世写经代表名作,如今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灵飞经》四十三行真迹相比,这件写经在用笔与结字的丰富程度上或有所不及,而与传世另外一些非常典型的隋人写经相比,已经有了更多的顿挫与提按动作,行笔十分果断老练,不论是一字之内还是一行之中,点画轻重粗细造成的局部强烈对比,节奏鲜明,捺脚用笔往往厚重并微微上翘收笔,带有些许夸张的隶意,显示可能来自北齐书风的影响痕迹。至于结体方面,整体偏于扁方稳重,横向的笔划拉长,略呈左低右高之势,倚侧取妍,结构奇妙,无不反映出这位无名写经手高超熟练的书写技巧,与名列临川四宝之一的隋代书法碑刻代表丁道护《启法寺碑》也颇有相通之处。至于此件经卷,其卷首附有原包首及五彩飘带,尾轴也是原装之物,两头黑漆之上点以红漆,在拍场上实属仅见。其历经一千四百馀年,尚能保持原来的装帧式样,尤为难得与珍贵。经卷为打纸,捶打均匀,染黄并砑光上蜡,纸张细腻莹韧,纤薄致密,表面平滑结构坚实,为典型隋末初唐时期纸张, 淡描乌丝栏格,拼接细致装裱讲究。2020年荣宝春拍,法缘汇聚,金光亮世的此卷隋末初唐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三》楷法整饬,笔法细腻,全篇首尾一以贯之,一气呵成,兼南北书风之长,内含北碑雄强刚劲之笔力,外沿南朝精工绵丽之姿,上追两晋,下开三唐,实得楷法之精髓。隋末初唐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融合南北之长,书法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美,更是只有在虔诚恭敬、心无杂念的状态下才可能达到。此卷《妙法莲华经卷第三》足为隋末唐初的书法转型代表,即使置于历代法书名作之中,也堪称毫无愧色。整体气息醇厚,结字巧妙,用笔细腻,清刚方正,书写虔诚,一丝不苟,洵可宝也。

Preview:

2020年08月20日-08月22日

Address: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139号万达文华酒店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155unit
20世纪50年代荣宝斋木板水印本中国画汇编

LOT 801

鲁迅 郑振铎编1934年荣宝斋木板水印本北平笺谱

LOT 802

1985年朵云轩木板水印十竹斋书画谱

LOT 803

民国旧制花笺一盒

LOT 804

清宣统三年(1911年)木板水印本文美斋笺谱

LOT 805

清光绪甲申春湘阴郭氏岵瞻堂摹刻名贤手札

LOT 806

(清)江苏苏州 彭蕴灿 编

LOT 807

(清)上海 改琦 绘清光绪刻本

LOT 808

(清)浙江平湖 葛金 撰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爱日吟庐书画录

LOT 809

清稿本工部核定斗科单翘重昂等科画作用料现行则例

LOT 810

清室善后委员会民国十四年(1925年)出版故宫点查报告

LOT 811

清手工绘制历代帝王文臣像

LOT 812

民国 钤印本玉玺谱

LOT 813

近代牧石印谱

LOT 814

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印本《碑传集补》 附王舟瑶撰王传原稿 存五十九卷

LOT 815

南宋 思溪藏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卷十一

LOT 816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