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16 李研山刘草衣 壬午(1942年)作 竹石菊花图 镜片 设色纸本
Viewed 247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94.5×35cm
题识:|一,壬午夏日,李研山写。钤印:居端|二,已换黄裳又绿衣,霜天无赖掩荆扉。陶公去后谁知己,只有虚心石友依。草衣题。钤印:草衣|藏印:子复心赏、怀冰堂藏、干戈老尽丹青客|▲||刘草衣题||作者简介:(一)李研山,本名耀辰,字居端,号研山,广东新会人,善山水、花卉,师从潘致中。参加广州国画研究会和颐园俱乐部活动,又加入癸亥合作画社(后改为国画研究会),后曾到汕头法院,广州法院,历任书记、推事、庭长等职务,1931年被聘任为广州市立美术专门学校校长。|(二)刘草衣(1900-1990),广东番禺人,庚子画会会员,澳门文学团体学社社员。||我所知道的李研山先生:自唱自酬还自傲|吴瑾|李研山先生(1898-1961)是我未曾见过面的一位世伯。他与先父子复公(1899—1979)是有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在我出生之前,他就去了香港。|李研山本名耀辰,字居端,号研山。广东新会荷塘篁湾村人。其祖士龙公,薄有功名。父李维楸,号载枰,雅好书画,擅画人像,六十岁作自写像。怀冰堂藏有载枰公作于光绪己丑年(1889)的《陈白沙先生像》,用笔流利,轻灵有致。研山少年时在家乡私塾读书习字,爱好画画,常以画笔描绘乡间景物,也能画人像,显露出绘画的才能。稍长便到省城广州,就读于广府中学。其时潘龢先生(致中,1883-1929)在校任美术课,研山从其学,临摹写生,成绩出众。后于课余入潘龢画影楼深造,成为潘龢有出蓝之誉的弟子。中学毕业后,研山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法律。但具体时间未曾见有详实记载,《李研山书画集》只记其留京学习时间大概有六七年左右。怀冰堂藏有一张李研山就读北大时的“领取讲义证”,日期为民国十年(1921)。综合其他因素推算,李研山约于1918年至1925年之间在京学习。期间经历了“五四运动”、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和创办北大画学研究会等事件。这对学法律的李研山日后从艺之路会有多少影响呢,这是值得研究的。|李研山回到广东后,并没有很好地当法官,而是积极投入到潘龢主持的画家团体―广东国画研究会的艺术活动中去,在六榕寺人月堂中挥毫泼墨、吟咏酬唱,逐渐融入了广州的书画文化界,并结识了陈融(协之,1876-1955)、林直勉(1888-1934)、胡毅生(1883-1957)等社会名流。|1932年李研山接掌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在任内建树尤多,国画方面,延聘国画研究会中坚赵浩公、李凤公、张谷雏、卢镇寰、黄君璧等为教授。西画方面,则请前校长胡根天再出山,留洋归来的赵雅庭、何三峰、陈士杰、谭华牧、关良和本校毕业的李桦、吴琬(子复)等为教授。以中西画并重、传统画与新派画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而受到欢迎。校内学生社团活跃,有“市美国画研究会”和以李桦为首的“现代创作版画会”等等,活动范围扩展至社会,尤其后者影响至大。|抗日战争时期,李研山过的是“挟着秃笔走天涯”的艰难日子,辗转于港、澳、湛江、茂名等地。抗战胜利了,他第一时间回到家乡新会,创作了《江山无恙图》长卷。然后又回到阔别八年的广州,与先父一起暂住在惠爱中路38号黄图文化企业公司楼下的“黄图画廊”阁楼里。他们一起筹划举办了“黄图画廊美术展览会”。展出传统中国书画、篆刻和油画、水彩等西画作品。参展的画家还有冯钢百、胡根天、阳太阳、杨秋人、王益论、谭华牧、赵浩公、陈融、黄般若、胡毅生、黄君璧等二十几人。那是1947年初的事。夏天,李研山写了一把扇送给我母亲。|第二年李研山到了香港,在朋友安排的名叫“六安室”的画室里作起画来,积累了不少作品。1949年秋天,我父亲也来到香港。他们一起在思豪酒店画廊举办了“李研山、吴子复、陈汀兰书画联展”。此后,李研山依然埋头在斗室作画,并刻印“居天下之广居”以自嘲。我父亲则来往于港穗两地为生活奔忙,后应胡根天之邀回广州协助他筹建“广州博物馆”工作,及至再后被聘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就再也没到过香港,再也没见过研山了。|从此,两人之间鱼雁不断,研山初到香港,有位相熟的画家批评他的画无一是处,他就刻了个“无一是处”的印盖在画上以自警。其自信与骨鲠可见一斑。|李研山的画室名号不同时期有多个,其中他最爱“石溪壶馆”和“双铁笛楼”。前者是因他抗战时期在澳门得到一把石溪沙壶而得名。后来到了香港,在九龙钻石山下的一间石屋建立了真正的“石溪壶馆”。他请我父亲题写斋额。而“双铁笛楼”是战后在广州所用的,其来由可在怀冰堂藏研山的一个山水卷的题字中得知:|“沛然曾赠余古铁笛一双。余用以名楼。今以鉌儿省亲之便,复赠古瓷茶壶。物虽微而不遗在远情,实可感。捡旧作报之。若筋力疲乏时,试展一观以畅心目。可并邀吴子复同赏也。癸巳二月七日,研山记于九龙山中之石溪壶馆。”|沛然姓韩,是他们两的好朋友。这位韩伯我曾见过,光亮的谢顶,健硕高大的身材,声如洪钟,活脱的一尊罗汉,大约也是爱好收藏古董字画的人。我父亲十分欣赏这个卷子,其时他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怀冰堂”,于是就以“怀冰”为题向研山索画。研山回信说,“怀冰二字古诗中常见,作图命名甚雅。弟精神稍畅即动笔也。”是极熟的朋友,艺术上又互相欣赏,总想画得好些。或是既然熟,拖一拖也不会见怪。太认真或太随便以至这画终究没画成,留下了遗憾。或许因此,后来韩世伯把那个卷子转送给我父亲。上世纪70年代,父亲为这个卷子题上卷首“树石移情”并精心画了瓦当衬底图案,重新装裱。有好朋友来就拿出来欣赏,讲述他和研山的故事。|研山送给我父亲的唯一题有上款的山水成扇,在研山信札中有提及:“得扇面一即寄呈,小诗虽不佳亦可见不佞意趣也。”|扇面画近景是怪石苍松,远渚小舟渔人。笔墨简淡而画意淳厚。|背面题诗曰:|“攀橱瓜蔓翠仍悭,午枕摊书破梦闲。物役乍悲穷测海,宅平何敢陋移山。抗心古逸希三绝,老我衡茅可一间。自唱自酬还自傲,出墙花影簇烟鬟。山居一首录呈吴大师正。研山近草。”|其实这是研山世伯晚年蛰居石溪壶馆自甘清苦潜心艺事的生活写照和情怀自述。|1961年时值国内经济困难时期。5月间传来研山世伯在香港逝世噩耗。父亲的悲戚无以言状,他默默地为老友题写了墓碑。十二年之后,研山的哲嗣李允鉌以及研山在港友人弟子合议选编《李研山书画集》,父亲闻讯后以素雅劲健的白描写成《石溪壶馆主人遗像》,题赠“允鉌世讲孝念”。自己留下画稿以作对老友的追忆。|(吴瑾为吴子复公子 本文有删减)
Preview:
2016年12月9日-10日
Address:
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C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