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692 隋代 銅鎏金觀音像
Viewed 256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H:33cm
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從秦漢以後長期分裂走向統一,逐漸走向繁榮的時期。西元581年二月,遊牧民族為主體的北周覆滅,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西安),至此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末年以後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開創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開皇之治。隋之前,周武帝滅佛毀寺,改朝換代至隋文帝執政後,恢復佛教,大修周代廢寺,建立經像,佛教盛極一時。 據《法苑珠林》記載,隋文帝在位期間,朝廷對佛教採取了積極扶持的政策,共造各式佛像一萬六千餘尊,重修舊像約十六萬尊,修建寺塔五千餘所,顯示出皇家積極推動佛教的熱忱。並且隨著佛教的復興,隋代 (581-619)造像也逐步開展新風。隋朝建立之前,歷經各民族長期混居爭鬥的年代,文化自是互相交融,隋代的佛像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隋朝造像是在北齊與北周的基礎上發展,帶有北朝雕塑的印跡,並開創出自己的時代風格,為唐代造像開啟先河。 本尊觀音像臉型圓潤而豐滿,頭戴寶冠,寶繒與髮辮沿肩下垂。五官略顯扁平,雙眼半閉,嘴唇微張,面掛笑容。身軀較為瘦長,兩肩窄圓,腰部纖細,小腹微鼓。上身坦露,肩披帛帶,胸前掛瓔珞,下身穿長裙,裙褶如粼粼水波,貼體流暢,跣足站立於蓮台。身後爲鏤空鑄造華麗的頭光,頭光外圈以陰刻手法塑造紋飾。細觀察之,菩薩衣裙雖然較短,但兩側衣裾卻長而外揚,並呈尖角狀。裙裾底部呈尖角狀像左右兩側揚起的表現手法是始於五世紀末,北魏孝文帝詔令天下以漢服作為官服後,就開始流行衣角尖尖揚起式樣的大衣或天衣。此一衣飾特徵,可謂孝文帝推行漢化國策的一個證據。本尊整體造型與麥積山第62窟的北周(557-581)菩薩像風格類似,可見隋代造像所承繼的北朝遺風。 然隋代造像的樣式簡練,衣著輕薄貼體,又不似北朝時期造像那麼繁複。整體造像更具有動感,姿態自然,且增加手臂與軀體間的空間,展現不同的欣賞視角。本尊菩薩的頭部與身體比例也更為合理,肌肉表現自然,肌理的形塑益加細膩,布料雖無刻意做出飄動感,但飄帶自然地隨著肢體的動作起伏,靈動飄逸,平添韻律。這種漸趨生動而寫實的造像,實展現出隋唐風格的新氣象。1.香港佳士得,2018/5/30,Lot2855,隋代金銅菩薩立像,H:35.1cm,成交價HKD 9,700,000。 2.紐約蘇富比,2018/9/12,Lot1,隋/唐初銅鎏金觀音立像,成交價USD 112,500。 3.紐約佳士得,2017/9/14,Lot829,隋/唐鎏金銅佛坐像,H:26cm,成交價USD 106,250。
Preview:
2020.11.27(五)-12.5(六) 平日11:00-16:00 假日:11:00-17:00
Address:
藝珍藝術空間 . 臺北市建國北路一段96號8樓之2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