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222 明早期 龙泉御窑仿青铜蛟龙纹大画缸
Viewed 238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直径45cm;高23cm
来源:Mr.Roger Meffereys’Collection参阅:1.中国嘉德2018年6月18日“明初龙泉窑龙纹画缸”直径:40.5cm;高29cm2.北京故宫藏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暗划竹桃纹带盖梅瓶附:Mr Roger Meffereys’家族后人亲笔签名证书(法文、英文)藏家介绍:Mr. Roger Meffereys(罗杰·梅夫赫)在1939至1948年间任法国驻华大使,1936年任法国驻上海总领事,1946年任法国驻华大使。在此期间,他建构了包括瓷器、青铜器、绘画、家具、雕塑在内的中国艺术收藏。比利时布鲁日的鲁伊查上拍了部分梅夫赫收藏,宋代定窑白釉大罐、定窑白釉八角镂雕兽首洗各拍得61.5万欧元。一、明代中早期龙泉窑属于御窑从洪武二十六年开始,皇家开始在饶州和处州烧造瓷器,分别是今天的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洪武以后,永乐、宣德以至天顺时期,龙泉窑一直为宫廷烧造瓷器。这件龙泉大缸就是在此背景下龙泉窑为宫廷烧造的器物。《大明会典》对洪武二十六年烧造供用器皿的记载 据《大明会典》记载,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起,龙泉窑已经开始承担烧造御用瓷器任务,一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2006年至2007年对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岙底区域)的考古发掘,揭露出窑炉、房址、作坊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明代洪武至宣德时期的高质量青瓷,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龙泉青瓷相同,说明该窑址曾为宫廷烧造瓷器。《大明宪宗实录》所载天顺八年命饶州、处州烧造瓷器停工的记载制瓷官样,是指宫廷或官府颁发的瓷器制作标准,一般对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品种、生产数量等进行规定,御窑须依官样进行生产。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和龙泉窑,依据官样烧造了一批造型和纹饰相同或相近的器物,这是两地窑场使用相同官样分别烧造瓷器的具体表现。据《大明会典·窑治·陶器》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明代朝廷少量供用瓷器的“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据成化帝(明宪宗)于天顺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发布的《即位诏》中令:“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造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从文献可以推断,在洪武至天顺年间,处州的龙泉窑就和饶州的景德镇一样,为宫廷烧造“定夺制样”的“供用器皿”,且至少天顺年间还有“内官”(太监)监烧。明早期龙泉窑在烧造工艺和制品面貌上都沿袭了元代的方式和特点。根据大窑枫洞岩考古发现,洪武、永乐二朝,龙泉青瓷与景德镇瓷器一样同为御用瓷器。除了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重要席位之外,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仍是主要的外销瓷品种,以主角身份参与世界经贸和文化交流,其产品流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明早期龙泉窑是中国青瓷发展历史上最后的亮点。二、明代御窑龙泉龙纹之罕有明早期龙泉制作与元代相似,胎骨厚重,造型规整,釉色青绿而微泛黄,釉面玻璃化程度增强,玉质感减少,多以刻花、贴花、模印作装饰,亦制作大件器皿,有的大瓶高一米以上,大盘直径七十余厘米。都是根据朝廷颁布的官样烧造,因而明早期的龙泉官器在器物造型和纹样题材方面与景德镇生产的御用青花瓷器几乎一样。从成化时期开始,龙泉窑不再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处州》记载:“价高而微课逐厚,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麄陋利微,而课额不减,民甚病焉。”乾隆二十七年修《龙泉县志》也说:“明正统时顾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生二章远甚,化治以后质粗色恶,难充雅玩矣。”这一时期中国瓷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景德镇一家独大,成为了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高的窑场,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官窑也设立于此。其生产的青花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流产品,其他新颖瓷器制品也广受欢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明中晚期龙泉青瓷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淡出历史舞台,龙泉窑生产规模开始逐渐缩小。自元廷在舆服制度上禁止民间使用“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等服饰,特定龙纹一度成为元明清帝王的专用纹饰,龙纹器被奉为最高等级的御用品。有鉴于此,明初龙泉官窑的发现过程中,双角五爪龙纹盘残片是一条重要线索和依据。大窑枫洞岩窑址经文物考古部门正式挖掘后,数以吨计的官器残片中,龙纹残片比例极低。《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一书中,除数量稍多的洪武龙纹盘外(图1),仅有一例永乐龙纹高足杯(图2)。龙纹器的珍贵特殊性不言而喻。而查阅各公私收藏相关著录可知,明初龙泉官窑龙纹器远不止大盘、高足杯两种。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内壁刻双龙的龙纹碗(图3)和外壁饰行龙的龙纹匜式盂(图4)两种。龙纹碗除龙纹饰于内壁一种,也见有饰于外壁式样。此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 “明龙泉窑海水龙纹梅瓶(图5)”,亦作环壁的行龙式样。该梅瓶式样不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所出的官窑梅瓶,其造型风格与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梅瓶相一致,而龙头形象则与台北故宫龙纹匜式盂龙纹如出一辙。这几种龙纹器均未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以此推知明初龙泉官窑的规模当不止枫洞岩一处窑址,还存在其他的烧造工场,明代龙泉官窑龙纹器或有更多种类。本品海水云龙赶珠纹缸即是极为难得的一例。三、明代御窑龙泉蛟龙纹大缸的概述该器尺寸较大,直径45厘米,唇口,鼓腹下微敛,内圈足,胎体厚重,稳重敦实。通体施青釉,外底釉层稍薄于器身。釉色青碧纯正,釉质厚润,莹净无瑕,堪称明初龙泉官窑翠青釉之典范。元末明初文物鉴赏大家曹昭《格古要论》(成书于洪武二十年,1387)曾述及“(古龙泉窑)土脉细且薄, 翠青色者贵, 粉青色者低”,不仅时代之审美风气可见一斑,“贵”字更见深意。此缸不仅釉水一流,龙纹纹饰更是精美无双。主题图案是仿自上古青铜时代的蛟龙纹,外壁通体模印出回字地,再堆贴出盘曲的蛟龙纹,龙体身躯矫健,相互缠绕,并在尾部、龙须、龙抓、龙肘须毛做出华丽的卷曲纹饰,纹饰繁缛而华丽,设计构思巧妙。其后再用细小的圆棒在蛟龙身上暗刻出井然有序的细小圆点,以示意龙身上的鳞片。纵观宋、元、明,就龙泉窑纹饰复杂度、工艺精湛度来说,并未见比此件拍品更为精湛的,且此大缸的纹饰并未在其它地方见过,十分罕有,具有唯一性。线条刻划细腻精准,生动流畅, 整个画面气势恢宏,而细节处纤毫不紊。其纹样虽未见于枫洞岩窑址,其深邃高超刻工,繁缛精美的纹饰风格则与枫洞岩窑址所出的明初官器如出一辙,宫廷气息浓郁。景德镇、浙江处州御窑厂都是明早期的官窑窑址,所出的瓷器通过设计画样、皇帝审核同意后才烧制,本件拍品的纹饰精湛度正是一例,在这件瓷器上,纹饰的设计及工艺程度上已然超越景德镇御窑水平,或许这是个别现象,因为通常来说两个御窑厂的纹饰比较接近。但本拍品的个例十分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简而言之,由于以刀代笔,龙纹更见犀利刚劲,毛发更精炼,伸张的四肢曲直分明,尤其趾爪刻划如鹰爪。而后者绘饰灵活,线条上有一种“曲线”优势,每个细节都令人精湛。此缸釉面有使用痕迹,以其敦硕巨大仍能完好传世殊为不易。于明初龙泉官窑各式龙纹器而言,本品仿青铜蛟龙纹大缸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经典样本。而其形制巨大,烧制技术难度高,无论做工纹饰,较之于各例龙泉官窑龙纹器均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品传承有序,由原法国驻中国外交大使罗杰·梅夫赫收藏,1939至1948年间在他驻中国期间,购买了可观的古董数量,本品亦是在此期间购得,他精于中国古董鉴赏,其藏品常常现身于国外的大型拍卖会。此件拍品带罗杰·梅夫赫家族后人亲笔签名及手写的收藏证书,英文、法文各一份,来源可靠,流传清晰,品相完整,明早期御窑龙泉精品。
Preview:
2021年1月5日 上午9:00-晚上21:00 2021年1月6日 上午9:00-下午18:00
Address:
广州市东方宾馆会展中心B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