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19 彝族土司佩刀
Viewed 5859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本件拍品形制呈清代彝族土司佩刀典型特征,刃体精细锻造呈流水纹理,承汉制环首刀直刃形。铜制半月贴耳形吞口,两面阴刻不同纹饰,分别是彝族花卉纹和《毕摩经》中的“战神图”。
银装包裹木制竹节形刀柄,接口处以蚂蝗钉连接固定,并分段缠绕发辫纹银丝。正圆形刀首,中段银制,上下两面则以铜片装饰,阴刻太阳纹。鞘木制,包裹羊皮后髹漆,鞘口银装浅浮雕花卉纹,青铜鞘尾略呈锥形,其上阴刻彝族吉祥纹饰,或传世高古器物以显示身份。彝族全原装土司刀存世量极少,此刀古拙大气,原装原铆,实为不可多得之彝族高级别土司佩刀。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该制度规定,在土司的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主要用于中央朝廷很难派官吏管辖的少数民族地区。它是维系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到了明代,随着交通、文化的发展,土司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严重妨碍中央集权。因此,朝廷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司改为朝廷任免的流官进行统治。虽然清代多次强制推行改土归流,但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真正消灭土司制度。新中国解放后,彝族才真正结束了土司制度。因此土司刀为彝族最高等级佩刀,只有拥有无上权力的土司才能持有,为中国民族刀剑精品。全长86厘米。
彝族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民俗丰富多彩,礼仪纷繁复杂的民族,又是一个延续了人类最长的奴隶制社会的民族,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开始,直到解放后的民主改革,才把彝族从奴隶制社会一步带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漫长的社会体制,为彝族人保护和传承了人类稀有的远古文化,毕摩文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彝族人自创的原生文化之一,弥足珍贵。
在彝族社会中,“毕摩”是负责主持祭仪、教授文字、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文化群体。在彝语里“毕”可意译为“诵”,即念诵经文或祭词。“摩”可意译为信使或沟通者。“毕摩”可以意译为“通过念诵经文,与神鬼沟通的特殊使者”。因此,“毕摩”是一个通过祭仪沟通人与鬼的特殊的文化使者,无数的毕摩构成了凉山彝族独特的文化群。《毕摩经》是指彝族毕摩在原始的祭祀议程中,由祷词、唱经文、诵祭词组成的文化旋律,广义上来看就是一部彝族史诗。因为《毕摩经》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
Preview:
2021年6月4-5日
Address:
中国大饭店B1层多功能厅6(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