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24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纸槌瓶
Viewed 241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出版柯玫瑰,《宋瓷——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院藏品》,伦敦,2019年,页124,图版101 说明 来源1. 户栗美术馆,东京2. V & A博物馆,伦敦瓶盘口,长颈斜肩,直筒状器腹,底浅挖为足。胎体厚重,通体里外施粉青釉,釉脂凝润,通体无纹,施釉至足际,足缘无釉露灰白胎。全器釉色粉青敦厚,凝练的釉汁将每一折曲修饰圆润。足端无釉,灰胎,与釉接处成黄褐色。存世相似造型的龙泉器制作甚多,此瓶造型简约端庄,形、釉合度,超绝群伦。此件汝窑纸槌瓶造型优美,极好的呈现了作品的釉色之美。宋廷南渡之后,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皆有仿制纸槌瓶造型,丰富了南宋宫廷的艺术审美。南宋龙泉窑曾烧造与南宋官窑同样器型的瓷器,质量远比常规龙泉窑瓷器高,水平不输南宋龙泉官窑瓷器,常称其为龙泉官窑。香港佳士得曾于2018年11月26日以4285万港元拍出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纸槌瓶,编号8007,两者造型相同,唯此件尺寸较大。日本茧山龙泉堂2018年10月《宋磁》展览,展出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磁形砧器,编号1,与本件作品尺寸比例相同,釉色也近乎一致,皆为龙泉官窑上品之作。青釉烧造历史悠久,起于北宋,一度佚失于元明,至雍正朝由御窑督陶官唐英成功复烧。千年美学,始终如一,历代帝皇均对青釉爱不释手,乾隆皇帝最喜宋瓷粉青釉器,更把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纸槌瓶纳入收藏,于器物刻上御题诗,此器与本拍品同出一彻,载于《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年,页138,编号49,现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本品因形以纸槌而得名。南宋时期由于北宋政权南移至杭州,基于祭祀等方面的需要,北方的制釉技术在龙泉窑得以延续。长颈盘口瓶由北宋汝窑首度烧造,南宋官窑的作品中也多所继承,为官方所垂青。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瓷场分布广泛,产品种类多样,南宋之后,成为供应海内外器用的重要窑场。龙泉窑纸槌瓶见有两类,长颈两侧饰有双耳或不饰者,这些纸槌瓶不仅在宋、元时期的许多墓葬及窖藏中频繁出现,在海外贸易瓷遗址也经常见及。而像本拍品般不饰双耳者尤为罕贵,已知之例屈指可数。北京故宫清宫旧藏一例,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33:两宋瓷器(下)》,香港,1996,页112,图版编号100。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例,镶铜口且见御题诗文,载于《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年,页138,编号49。1964年,四川成都司马桥南宋古墓亦曾出土一例,录于见《龙泉青瓷:四川省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精品》,澳门,1998,页85,编号8,另有一例载于《中国龙泉青瓷》,杭州,1998年,图版编号90。本瓶曾入藏两大重要陶瓷收藏机关:东京户栗美术馆及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突显本器备受认可。东京户栗美术馆为日本实业家户栗亨私人陶瓷收藏所建,为日本少有的亚洲重要陶瓷收藏机关。1988年出版有户栗美术馆名品图录,囊括中、日陶瓷重要收藏,过去不少馆藏陆续释于拍卖市场,伦敦苏富比曾于2004年为博物馆进行专场拍卖。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创立于1852年,为纪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及其丈夫艾尔伯特亲王而得名。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高古瓷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中宋瓷青釉收藏最为人所知,包括一件传世唯一的「寿成殿」款汝窑盏托,另见一双凤耳纸槌瓶,录于同书,页126,编号103A,售于我司2020年10月19日,编号5135,以人民币805万成交。
Preview:
2021年11月24日-26日 上午10:00-晚上8:00
Address:
保利香港艺术空间 香港金钟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1期7楼
Start time: Postpone auction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