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81 1888~1951*1867~1945*1902~1997*1885~1968*1875~1952 杜月笙*虞洽...
Viewed 147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尺寸:194.5×58.5cm 约7.1平尺
款识: 1.百年好合,月笙。钤印:杜镛之印 2.雅歌复咏,虞和德。钤印:洽卿。 3.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刘靖基恭祝。钤印:刘靖基印 4.宝镜重圆。瑞亭仁兄先生述婚志喜,方椒伯敬贺。 5.再续姻缘春益丽,重调琴瑟韵尤谐。钱永铭拜题。钤印:新之 6.宝烛重燃。作民贺。钤印:周 7.天造地设。经夫谨祝。 8.珠联璧合。周祥生。 9.大吉。齐摩崖石刻字,忠胜摹贺海曲。 10.同德同心。弟苏翁。钤印:程士德 11.凤归来。希臣题 12.绵瑟重张。乐农。钤印:荣 13.鸳鸯璧合。鸿生贺。钤印:刘鸿生 14.春日花开梅并蒂,良宵日庆月双圆。寄庼贺。 15.大街夹道奏笙歌,两地欢声笑语和。吩咐云端喜鹊鸟,今宵织女渡银河。吉地上起,旺地上行,喜地上来,福地上住。瑞亭吾兄述婚之喜,撰俚句为颂,弟胡士俊。 说明:上款人为罗瑞亭,侨美富商,与民国富商多有业务往来,对于电影事业,甚有研究,与当时米高梅老板梅耶极为熟念。与陆锡麟(中国早期闯荡好莱坞的华裔演员)、李时敏(蒋介石英文老师)、梅艳芳关系友善,并曾与陆锡麟、李时敏合作参演中国第一部中美合资电影《大地》(赛珍珠小说改编)。 作者简介:胡士俊(清末民国),浙江嵊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志士。曾参与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袁世凯死后,遂在西湖六通寺削发为僧。1929年圆寂。 江南一杜,月下有笙 ——论杜月笙强大的交际圈,从其六十大寿谈起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滩绕不开的人物。在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与光环之下,杜月笙最得意的是别人称他一声“杜先生”。他平素一身长袍马褂,酷似一书生模样,热衷于慈善事业,曾被推举为上海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在苏浙军阀混战期间组织难民救济会,重修城隍庙为乞丐收容所;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为抗日队伍积极筹备善款、捐资捐物。他不爱金银爱结交朋友。无论叱诧风云的政治人物,还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大儒,抑或名噪一时的金融巨子、商业大亨、伶园名流,民国时期的很多人都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元贞2021秋拍通过“海上轶事”重新梳理杜月笙的交际圈,还原民国时期属于杜月笙的翰墨雅集。 本次秋拍《海上轶事》专场共有63件拍品。其中有30余件为杜月笙上款的拍品,3件为杜月笙旧藏前人书画,两件杜月笙的书法作品,剩余20余件为与杜氏有过交往的人的作品。在30余件杜月笙上款作品中,最令人瞩目的则是4件有关杜月笙六十荣寿的贺礼作品。从这些作品或可掀起杜月笙六十寿辰的盛况。 六秩寿礼 1947年,杜月笙刚好步入花甲之年,于是在上海杜月笙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生日宴会。起初,杜月笙只想做一场高规格的堂会,后来听闻苏北、四川等地闹了水灾,于是将堂会变成义演,将售票的钱全部拿出来捐赠。寿辰期间,社会各界名流也纷纷献礼。据当时《申报》报道,早在大寿之前,蒋介石已经让吴鼎昌代他来祝贺,市长吴国桢也在场。寿宴之前,爱文义路佳庐之中已经摆上了几十桌酒席暖寿,不少国民党要员郑介民、徐世英、宋子文、杨虎等等都亲自前来贺寿,孙科、宋子文、于右任等百余名政要也联名写了祝寿文送过来。整个寿堂上最醒目的还是蒋介石送的那个四字匾额——“嘉乐宜年”!这块匾额来头不小,据说是蒋介石命令制成一尺长的金字,直接用飞机送到上海来的。 面对堆积如山的贺礼,杜月笙最看重的是当属名家书画。这其中就包括本次秋拍征集的于右任行楷《松寿》、梅兰芳楷书《寿》、叶公绰《行书十言联》、徐邦达仿黄大痴笔意山水《吴淞春水》。 梅兰芳楷书《寿》更是博人眼球,四尺整张的蜡笺纸上,只书写一个“寿”,字之大为其作品之罕见;如此大字,结体端庄大方、用笔稳重秀挺,书之风为其作品之经典。据记载,梅兰芳、叶公绰除了以书贺寿,还分别作画一幅。梅兰芳画苍松以奉,叶公绰作《慈竹长春》以扬仁风。 事实上,当时进贺书画的画家远不止此,还有姚虞琴、商笙伯、钱化佛、刘海粟、熊松泉、陶冷月、张聿光、赵少昂等。而徐邦达为杜月笙六十岁生日所作的是仿黄大痴笔意山水《吴淞春水》,款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丁亥秋日写黄大痴语,庆奉月笙杜翁六旬荣寿,徐邦达画祝。此画笔墨精湛,设色淡雅明净。构图饱满,山石点苔娴熟肯定,披麻皴法如得黄大痴亲授,墨色通透,线条圆劲,整体层次分明;前景树木刻画苍劲有力,姿态潇洒。湖面水波虚虚实实,浓淡变化自然。这是徐邦达极为用心之作。 三件旧藏 作为寿礼,除了有题写杜氏上款的作品,还有前人书画。《王诘行乞自画像》、李鸿章《八言书法对联》、宋旭《无量寿佛》就是杜月笙珍藏已久的三件。这三件书画不仅形制特别、风格特殊,而且对于研究作者艺术风格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首先是《王诘行乞自画像》。此画且作者自绘乞食图,自题名为“本来面目”。画面中王诘侧身而坐,碗在手,饭在口,芒鞋破衲。左边一篮,右边一狗,狗眈眈向人矁。真面目,聊寄画图中,寓情深远。 此画最为特殊之处在于,自王诘庚申年(1860)创作完成之后,直至光绪甲申年(1884)的24年间,共有李鸿章、何绍基、刘坤一、王文韶、孙家鼐等五十四人先后于此幅作品上题跋。可以说这是目前已知中国人物画立轴题跋最多的作品。画面诗词赞颂之多,当引为一时之盛。皆以隐仙、行乞、气节、淡泊等以寄其概。其中“隐”是这幅作品的宗旨,也是作者的心声。 李鸿章视王诘为道友,并跋图赞一则:“謇謇仪形,下侪踝丐,高蹈域表,身屯志泰。感昔魁奇,遇常颠沛,乞愧卫郊,橐载关外。夫岂羞污,大道无碍。此丐能诗,亦工画缋。粹美中含,脱弃尘壒。恒人所疑,我之所大。” 何绍基的跋文以“隐”字为诗眼:“吴市吹箫亦偶然,柴桑乞食主何贤。看君瓶钵憨游编,闇阅人豪托隐仙。”“闇阅人豪托隐仙”一语点重王诘的心境。 王文韶跋:“饥来驱我竟何之,千古柴桑一卷诗。还诵人生衣食句,当年原有力耕时。”孙家鼐跋:“沧海桑田阅历深,浮(云)荣敝屣脱缨簪。一从黄鹄山头住,身与白云自古今。人情看破厌尘嚣,闲散江湖免折腰。骯脏全身皆傲骨,秋风何处可吹箫。”跋文中多有“乞食”一词,此词含义广泛,“乞食”者,又称为“乞士”。“士”字是士大夫、读书人气节的象征。在书画作品中又有“士气”之称。如清人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下:“其标格高下,犹画之有匠作,有士气。”“乞食”,在佛教中是指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滋养色身,向人求食。佛法中有“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一说,因此前人把和尚称为“乞士”,“乞食人间”是僧人修道于人间的一种修心方式。范国俊跋王诘《本来面目》亦以比丘寄其概:“独不解释迦如来天人供养,亦乞食于舍卫城中,而当时布施者,并令千二五百十比邱。悉得饱满,绝不悭吝,可见乞食同乞食之人各不同也。”孙、王二跋,其意也赞王诘看破人情尘嚣,全身傲骨,以诗书画自隐的心境。 商圈道友 1925年,杜月笙开始发迹得势,成立“三鑫公司”,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是时,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野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绕汉祥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可见,杜月笙逐日增长的声望。此后,荣升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开始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 、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使得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到了1947年,杜月笙已经担任上海市地方协会的会长。其本质上,已经横跨政界、金融界、工商界、新闻界、电影界等多个领域,一跃成为翘楚。那么上海的商业金融界巨子都是其朋友。 《宝镜重圆》最能体现杜月笙的商业交际圈。此件书法为上海银行家方椒伯书写给瑞亭先生述婚之喜。据考证,上款人为罗瑞亭,侨美富商,与民国富商多有业务往来,对于电影事业,甚有研究,与当时米高梅老板梅耶极为熟念。与陆锡麟(中国早期闯荡好莱坞的华裔演员)、李时敏(蒋介石英文老师)、梅艳芳关系友善,并曾与陆锡麟、李时敏合作参演中国第一部中美合资电影《大地》(赛珍珠小说改编)。 此作品还由13人附款,有杜月笙“百年好合”;刘靖基“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杨启瑞桃李同心。”虞洽卿“雅歌复咏”;胡士俊“天街夹道奏笙歌,两地欢声笑语和.吩咐云端喜鹊鸟,今宵织女渡银河。吉地上起,旺地上行,喜地上来,福地上住。”还有荣德生(乐农)、周祥生、周作民、钱新之(钱永铭)、刘鸿生、程士德等题句祝贺。 文人与书画大家 从杜月笙平素一身的书生装束,便能看出杜月笙有其儒雅的一面,结交当时文人大儒更是其追慕儒雅的表现。在杜氏与文人士大夫、书画家的交往中,这些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学富五车的大家,文人名士如章炳麟(太炎)、梁启超、袁克文、罗振玉、柳诒征、陈宝琛、杨度、章士钊、郑孝胥;书画大家如吴昌硕、齐白石、吴湖帆、金城、陈半丁、叶公绰、梅兰芳、溥儒、徐邦达、邓怀农、唐乃康、崔叔仙。 在这些文人雅士中,要首推杜月笙与章太炎的交往。杜月笙能够结交到章太炎则是真正使自己改头换面的开始。袁世凯专权称帝后,章太炎隐居苏州,原本与杜月笙并无半点交往,只因章太炎的侄子在上海因房产问题与当地势力起了冲突。有人建议找杜月笙来帮忙,于是章太炎写信给杜月笙。很快,杜月笙将此事处理好并赴苏州登门拜访章太炎,杜月笙敬重章氏学问,章太炎则欣赏杜氏侠义,由此两人有了交往。某一次,两人在闲聊时,章太炎问起他名字的来历。他便告诉章太炎,他出生在7月15日月亮正好升起的时候,所以他父亲便给他起名“月生”。章太炎听了思索了一会才说,这个名字好虽好,但不够儒雅,我替你再改个字如何?杜月笙欣然应允:一切都凭先生作主。 于是章太炎给杜先生改名“杜镛”,字“月笙”。名字出自《周礼》,谓“东方之乐谓笙,笙者生也;西方之乐为镛,镛者功也。故取名为镛,字月笙。从那以后,他便把“杜月生”改为“杜月笙”。 此次元贞秋拍征集到了一件十分罕见章太炎的《五言联》,内容是“富贵寿考,子孙吉祥。”此书为篆书以朱砂所书。用笔拙而内秀,结体松而法度严谨。在章太炎书法中很难看到如此书风,如此形制、如此材质的作品。 从杜月笙上款作品中,又能看出杜月笙所交往的文人大儒的不同性格。以袁克文《行书五言联》、柳诒征《隶书五言联》、罗振玉《甲骨文七言联》三件作品为例。袁克文狂放与收敛,柳诒征质朴与本真,罗振玉的坚守与开创。 政界大佬与军阀 1930年,如日中天的杜月笙开始修建自己家的祠堂。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典礼。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其作《高桥杜氏祠堂记》。文章立意高远,出手不凡,开篇即是“杜之先生帝尧,夏时有列累......”,其落成盛况轰动了上海,也堪称民国一绝。民国政要、社会名流、梨园名角、商业大亨……凡是当时社会算得上人物的都来了。蒋介石、徐世昌、段祺瑞、曹锟、吴佩孚都送去了匾额。当时前来参礼的京剧名家有57位,其中就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小翠花、徐碧云、杨小楼、龚云甫等人。这次聚会堪称“天下第一堂会。”而前来祝贺的社会名流更是震惊上海滩,所赠送的匾额也都是不绝溢美之词。 “孝思不匮”——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贺。 “好义家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明望之后”——民国国防部部长林辉贺。 “世德扬芬”——民国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 “慎终追远”——民国实业部部长孔祥熙贺。 “武库世家”——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吴佩孚贺 可见,当时政界大佬与军阀对杜月笙的重视。 本次元贞2021秋拍便征集到了于右任、孙科、曹锟、张宗昌、白崇禧、祝绍周、唐乃康、袁大化等人为杜月笙创作的书画作品,以及与杜氏有过交往的政界大佬的书法作品,如蒋中正、冯玉祥、黎元洪、吴佩孚、谭延闿的作品。他们的书风会很快颠覆人们对于其的认知。张宗昌与曹锟、白崇禧就是形成很大的反差。张宗昌作为山东军阀,有许多绰号"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虽说其文化水平低下,从来没有念过书。但是他喜欢附庸风雅,最喜欢写诗。他写给杜月笙对联却令人为之一惊。这是一幅四言联句:集思广益,敏事慎言。书风从章草中集出,用笔干净利落,果敢刚强。丝毫不逊色于专业书家。而同样作为军阀的曹锟、白崇禧,从他们霸道强悍的做事风格来看,若作书,笔底定笔走龙蛇,其实不然。无论是曹锟写给杜月笙的书法,还是白崇禧写给杜月笙的书法来看,其书风皆是严谨工致一路,从颜真卿书风出。雄秀端庄,结字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中锋行笔,饶有筋骨,亦有锋芒,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给人以大气磅礡之感。 状元及翰林 文人墨客的交往中,自然少不了以遗老自居的前清翰林。辛亥革命后,大批前清翰林退隐上海,以鬻画卖字为生。如刘春霖、陈枏、秦曾潞、柯艇、仇鸾燮等。杜月笙一向敬重读书人,所以他对待这些人总是毕恭毕敬、礼遇有加。 刘春霖,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后一名高中状元的人。而自清朝灭亡之后,他也失去了本来的官职,成为了袁世凯大总统府的内史,然后在徐世昌和曹锟任职期间,被受命于总统府秘书兼秘书厅厅长。可谓一时也是风光无限,官至高位,并没有埋没了他那十年苦读的辛苦。他与杜月笙的认识还是要从1930年杜月笙修缮杜家祠堂开始,祠堂修缮完成之后,需要一位为祖先牌位“点主”的人,而点主必须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完成,这样就可以象征着后人兴隆昌盛,鸿运当头。刘春霖为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也是最后一名状元,他擅长书法创作,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特别是他的小楷作品,不仅清秀刚劲,同时颇具颜(颜真卿)风,深受世人推崇。于是杜月笙就请刘春霖来“点主”了。 “言合风雅恩逾功德,威隆逸气天地与参”这是刘春霖写给杜月笙的对联。其娟秀端庄的书风不难看出杜月笙选其作为点主人选的理由。 陈枏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秦曾潞是光绪戊戌科(1898)二甲八名进士,曾任散馆授编修。二人同为嘉定人。从二人写给杜月笙的对联,我们看到清代馆阁体的辉煌。二人书风其实很多共同之处,即以欧阳询字形结构作为结体标准,中宫收紧;用笔则以颜真卿笔法作参考,尤其在笔画转折处,一提一按之间就可看出披着欧字外衣的颜字笔法。 结语 杜月笙的交际圈如同其自藏的《王诘乞食自画像》一样,杜氏自写乞食,师友同仁唱和题赞。又如孟小冬、梅兰芳一般,我自登台亮相,台下票友竞相观看欣赏。从对朋友的慷慨,到对故乡的眷恋,再到对国家的热爱,杜月笙放下了“上海滩杜月笙”的身段,自己的人生信条也如李鸿章写给杨仁山的对联一样:“仁和约身当享眉考,政教稽古以瑟后昆”。正是有这么的名流、巨子、文人、高士作朋友,杜月笙才慢慢变成一个独树一帜的符号,在商海没有铜臭气,在儒林没有酸腐气。正是因为身边的朋友,杜月笙的定义被反复改写,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而今,我们通过这些作品、文献再重识属于杜月笙的黄金时代,会不会觉得这批文物的珍贵与无价呢。 实业救国,金融巨子的“黄金时代” 20世纪初,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代到来,中国市场经济有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市场演变和进化类似,中国市场经济也是从各大城市的精英阶层开始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有的是继承先辈辉煌而来,如闪耀一时的荣氏家族,但是但部分新崛起的企业家是抓住机遇,勇于奋斗而成。他们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对政府的相关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企业家大都是实业出身,有着极为浓郁的家国主义情怀,对于我国企业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1.刘鸿生(1888-1956) 被誉为“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的刘鸿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将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是中国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实业家,集“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于一身的"企业大王”,经营领域遍布轻重工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以一代人的力量,建立起财富仅次于历经数代人打造的荣氏家族的商业帝国。 刘鸿生少年,家道中落,艰难考上大学,后来因各种缘由而辍学,当过教师,做过翻译,干过销售员,后来开始转运煤炭,赚取了第一桶金。五四之后,积极投身民族实业,先是设华商鸿生火柴公司,后来又设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中华煤球公司﹑大华保险公司﹑华丰搪瓷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中华工业公司﹑华东煤矿公司﹑中国企业银行等,称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实业家。 抗美援朝战争之际,刘鸿生在工商界中带头捐献飞机大炮,并动员刘氏企业在捐献中尽最大努力,上海水泥公司董事会与全厂职工一起积极响应,共捐献人民币20.17亿元,实乃民族资本家的典范。 2.荣德生(1875-1952) 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族实业家,与荣宗敬一同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早年经历和其兄荣宗敬类似,两人一直合伙。1938年荣宗敬逝世后,荣德生主持荣氏企业,先后在重庆、成都、宝鸡、广州等地兴建6家新厂,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在无锡成立天元实业公司,并创办天元麻纺织厂、开源机器厂、江南大学。 3.虞洽卿(1867-1945) 航运业巨子,“航运大王”虞洽卿,小时家境贫困。读了三四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海涂拾蛤蜊、泥螺等补助家用。后来前往上海做学徒,历经岁月沈浮。曾先后创办宁绍、三北、鸿安轮船公司,3家公司有船30余艘,总吨位9.1万余吨,为当时国内民营航运之冠。1941年去重庆,先后组织三民、三北运输公司,转运物资,支持抗战。 4.徐寄庼(1882-1956) “上海滩上的金融巨子”。 徐寄庼曾兼任多家银行董事、董事长,甚至在1932年初一度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代总裁。在浙江兴业银行,徐寄庼服务了35年,先任该行上海分行经理,总行成立后,从总行协理一路任至董事。在他的带领下,该行连续几年存款额占全国大银行的第一位,进入鼎盛时期。 徐寄庼还曾经参与创立上海银行公会,兼任上海浙江实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垦业银行、通易信托公司、商务印书馆董事,大夏大学校董。他还曾任上海信托公司、泰山保险公司董事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常务理事等职。 1946年,徐寄庼当选为上海市商会理事长,商会的常务监事是著名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同年徐寄庼又当选为上海市参议会副议长,同时兼任国民政府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1948年,徐寄庼当选为行宪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5月,蒋介石约他到吴淞口外海军基地,鼓动他随同逃往台湾,他以身体行动不便加以拒绝。 徐寄庼可谓是“金融界的文化人”。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金融专业刊物《银行周报》,创办票据交换所,使上海银行同业票据交换近代化,他所著的《最近上海金融史》对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至今仍是研究我国近代特别是民国货币金融史的必读书籍。 罗瑞亭,侨美富商,与民国富商多有业务往来,对于电影事业,甚有研究,与当时米高梅老板梅耶极为熟念。与陆锡麟(中国早期闯荡好莱坞的华裔演员)、李时敏(蒋介石英文老师)、梅艳芳关系友善,并曾与陆锡麟、李时敏合作参演中国第一部中美合资电影《大地》(赛珍珠小说改编)。 周祥生(1895-1974),原名锡杖,又名锡祥,后改名祥生,浙江定海人。1923年独资创办祥生出租汽车行,任经理。1932年,成立上海华商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上海著名“出租车大王”。 周作民(1884-1955),原名维新,江苏淮安人。早年师从著名学者罗振玉,后留学日本。民国时曾任金城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民国著名银行家。建国后,为全国政协委员。生平酷爱收藏,后全部捐予故宫博物院。 钱永铭(1885-1958),字新之,晚号北监老人,浙江吴兴人。曾任民国财政次长、中央银行理事、私立南通大学校董、国民党国大代表,与杜月笙关系莫逆,后去台湾。 方椒伯(1885-1968),名积蕃,浙江镇海人,辛亥革命时,参加中华民国协济会,协筹军需。后并兼任四明公所及四明医院董事、上海总商会会董兼商事公断处处长、宁波旅沪同乡会会董、常务理事兼会务主任等职。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虞洽卿(1867-1945),浙江镇海人。早年在外国银行任买办。后独资创办惠通银号、三北轮船公司。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清末民国上海滩最有影响力的商人。 荣德生(1875-1952),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之父,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族实业家,著《乐农氏纪事》。荣德生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垂60年,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等职。 刘靖基(1902-1997),江苏常州人。民国时任上海棉纺会常务理事、总经理。抗战胜利后,任南京江南水泥厂副董事长、董事长,全国纺织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徐寄庼(1882-1956),本姓陈,名冕,后改名为徐陈冕,字寄庼,以字行,浙江永嘉人,民国时期金融家、银行家。1917年至上海,由盛竹书推荐到浙江兴业银行,历任副经理、协理、常务董事、董事长等职。后当选上海市商会理事长,任上海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上海信托公司和泰山保险公司董事长、中央银行监事及中国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中国垦业银行、上海市银行常务董事。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参议会任副议长。 刘鸿生(1888-1956),浙江定海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将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被誉为 “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经营领域遍布轻重工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1956年公私合营时,是当时中国仅次于荣氏家族的最富有企业家。曾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上海分会原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原副会长兼上海分会副会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原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委员。
Preview:
2021年12月26-27日
Address:
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 • 二楼宴会厅(静安区华山路250号)
Start time: Postpone auction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