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659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大碗
Viewed 54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直径22.3cm
豇豆红釉为清康熙朝创烧,康熙朝铜红釉名贵品种之一。其烧制时先在坯上施一层底釉,然后吹上一层颜色釉料,再盖上一层面釉,入窑高温还原焰烧成,因此,其呈色变化较多难以控制。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 豇豆红釉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通体一包,鲜艳明快;略次为釉色如豇豆,有深浅不等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醉”或“美人霁”;色调较浅为“娃娃面”或“桃花片”;再次者色调更浅,或晦暗浑浊,为“乳鼠皮”或“榆树皮”;更次者则釉色呈灰黑不匀的“驴旰”、“马肺”色;釉为黑焦泡的一类,则属最次品。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非常之大,甚至超过郎窑红的烧制。因此无大件器物,高不过24厘米,而且器形也不到10几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笔洗等,其他还有少量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苹果尊等。器物一般为圈足,足脊较窄,胎质细腻光洁,足内施白釉。除了柳叶瓶和盘外,均在器物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行双行款”。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由于制瓷工艺复杂,明代中期失传。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又恢复了这项失传200多年的工艺。由此可见,豇豆红釉的烧制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难制成。它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因此这种技术很难掌握,这也是造成了豇豆红釉无大件器物的根本原因! 本场,我们为广大藏友推出一件发色一流,器型较大的豇豆红大敦式碗,釉色为名贵之大红袍,口径为22.3公分堪称豇豆红釉之大器!此碗仪态稳重,胎质缜密,釉质细腻、釉色艳红洁净与碗里白釉互为映衬,宛若朝霞光彩照人。碗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瓷器由于烧造时间长,器底落款前后变化较大。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尤其是“康”字,有两种书写形式,俗称“胖康”、“瘦康”。对比分析,此碗底宽“康”字符合康熙前期“胖康”书写形式,因此,该碗应为康熙中早期豇豆红品种中最名贵之大红袍种类。为一件难得之佳器,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参考着录 1.《延熏秀色--康熙瓷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保利艺术博物馆,P102,Lot6 2.《迤丽形色》十七世纪单色釉特展-正观堂 来源: 香港佳士得拍卖,2010年5 月31 日,第 2017 香港苏富比拍卖,1977年5月16日,第 176号
Preview:
2021年12月9日-10日 9:30-21:00
Address:
北京千禧大酒店二层 朝阳大宴会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