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351 陆俨少 峡江胜概 鏡心 設色紙本 1975年作
Viewed 149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0.3x202
款识:峡江胜概。乙卯(1975年)重五后一日写峡江胜概图。自出峡来三十年中,每忆旧时江路晓岭冲冒险水,辄为神悸,而两岸云崖岩树素湍碧潭如展图画壮观不再,则又叹为冠绝平生。正平医师久居蜀中,往来三峡者数矣,即奉鉴正,观感攸同,想能钩引旧游如昨日事耳。陆俨少并记于沪上黄浦西岸。钤印:陆印(朱文)俨少(白文)就新(朱文)越人越士人也(朱文)岁随乙卯(白文)穆如馆(朱文)来源:佳士得香港 2013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近现代画(二)封面 Lot 1420Lu YanshaoLandscape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d scroll30.3 X 202 cm. 11 7/8 X 79 1/4 in.HKD 8,000,000-12,000,000 USD 1,039,000-1,558,400画山水,必须历览名山大川,乘少壮之时,腰肺健壮,登山涉水,看其山峦起伏、龙脉走向、飞瀑流泉、云霞树木,不致有悖物理;而更重要者,必须看山之神气,主峰如坐,近崖揖让,列嶂回护,各得其位,岩者不可犯,旁出屏嶂,奔走驱使,神情相属写进去。把胸怀放开,然后下笔之时,好象山山水水都被我心扉包住。在对景写生时,不能把看到东西全部画进去,一定要经过剪裁,决定取舍。主要是舍,简略不必要的东西,以突出重点,同样要中心有数,有一个全局的安排。——陆俨少用笔柔毫宜刚用,健毫宜柔用。尖笔不尖,秃笔不秃,做到如此,才见功力。笔性之所以尖薄、细弱、僵硬,问题在于笔画线条之间没有东西。所以线条之间有了东西,多少可以减轻这些弊病。线条好了,一则可以加强物体的质感,再则有了变化,也经得起看,不是一览无余,让观者玩味无穷。 用笔不是笔杆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写字可以用一个执笔姿势,只要中间能换笔,就可以达到中锋的效果。作画要求不同,它横拖竖抹,作用多端,因之不能永远竖起笔杆,有时把笔卧倒,也可取得中锋的效果。我们所谓中锋,要求笔尖永远在这一笔的墨痕中间,而不是偏出墨痕边缘,做到万毫齐力,这样不论竖笔卧笔,拖笔逆笔,都是中锋。墨从笔出,下笔之际,笔锋转动,发生起倒、顿挫、粗细、徐疾等变化,其变化是利用墨来记录下来,如果无墨,空笔转动,不留痕迹,何以见用笔之妙,所以墨为笔服务的。至于墨的浓淡、干湿,也是在笔头上出效果。——陆俨少陆俨少早年的山水创作,呈现缜密秀丽、婉转流动的神韵,较为明显的保留了古人笔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绘画题材、创作主题的改变,作品的时代气息和审美特质日益明显,“陆家山水”的浑厚老辣风格渐趋于成熟,作品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个人面貌。《峡江胜概》创作于1975年,陆俨少参用独出机杼的“积墨”法“留白”法,使云水山峦的画面布置既富有装饰美感,又能产生强烈的动势和节奏感。山石用笔浓淡干湿层层推进,线条顿挫转折,波磔相生,极具品质感和厚重感。江流绵延曲折,浩渺无尽,山峰则层峦叠嶂,房屋,江水层次分明又统一在一起,片帆险渚,回旋于激流间,整幅作品气势澎湃,境界阔大。抗战后期,陆俨少辗转迁徙于蜀中各地,艰苦备尝,1946年2月,陆俨少全家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东归,经历三峡,冲冒险水,出入盗匪窟穴,历时一月余。于木筏上观看激流险滩,云水变幻,并记在心,日后闻名于世的峡江险水,于此时在心底生根发芽,此后便时时浮历眼前。三十年后,笔墨淬炼,陆俨少山水创作中的现代审美气息和激越的时代感越发强烈,重画峡江云水,疾流奔泻、漩涡激转、崩滩裂岸、飞沫堆雪的“陆家云水”范式至此已经喷薄而出。
Preview:
11月23日, 上午 10:00 - 晚上 9:00 11月24日, 上午 10:00 – 下午 7:00
Address:
香港金钟太古广场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5楼香岛殿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