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6 清乾隆 洋彩缠枝西番莲纹天球瓶
Viewed 62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H50.8cm
说明:本品为乾隆一朝极为珍罕的重要御制彩瓷,造型恢宏大气,于端庄敦实之中透出秀逸之美。其彩绘装饰颇具特色,口沿绘如意云头纹吊饰长短相间的璎珞纹,颈部装饰一圈类似蕉叶的蝉纹,源自青铜器,清宫谓之为“蝉纹”,肩部绘八组黄地云肩,分别内绘两类缠枝花卉相间装饰。腹部上下留白,中间绘三组银莲花与西番莲交替装饰,其花卉枝蔓舒卷自如,设色淡雅清新,尤其在莹白色地映衬下更见丽质非凡。底部中心留空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笔法精湛,神韵甚佳。本品为乾隆官窑粉彩器之中堪称别致的洋彩佳器,诸彩绚丽浓妍,绘画细致规整,工艺精湛绝伦。纹饰与颜料运用技法诸多方面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征:一是绘画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画法,注重枝叶的明暗表现和花朵花瓣的立体层次;二是颈部和腹部多处使用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彩绘呈现明显的珐琅彩效果,富于西方装饰韵味,体现出欧洲巴洛克装饰风格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参阅:《嘉德二十年精品录—陶瓷卷》,故宫出版社,2014年,页231-237,图12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天球瓶,馆藏编号:故瓷012546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蟠桃纹天球瓶,馆藏编号:中瓷000034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馆藏编号:中瓷00118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九龙纹天球瓶,馆藏编号:故瓷004527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描红缠枝番莲龙纹天球瓶,馆藏编号:故瓷006111 香港保利,2020年12月2日,编号911 ◎本拍品目前处于保税状态,敬请留意《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洋彩正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互动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雍干时期清宫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彩瓷的正式名称,乾隆朝《活计档》、《陈设档》多作“磁胎洋彩”,原配木匣上也皆刻上“洋彩”品名。“洋彩”名称最早出现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之《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该碑据实记载,凭此表明清宫洋彩至少在雍正晚期已被珠山御窑厂成功烧制。 洋彩的绘画设色妍丽繁缛,有别于传统技法,更需要画工高超的绘画功底与丰富的经验。唐英在乾隆八年奉谕编撰完成的《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采”中曾作如此评述:“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须素习绘事高手,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绘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搨抹,而清水之色则便于堆填也。” 洋彩的主要特征就是“摹仿西洋”,对绘画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根基方可,并且需要对彩绘效果反复做试烧检验,把握着色彩变化、搭配的奥妙之处,强调指出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均使用相同的颜料。在“圆琢洋采”配对的图画中,见有一中年工匠正在聚精会神地染绘洋彩,桌上摆放三个碗,勺子在其中,应是盛装前述芸香油、胶水、清水三种调剂,另见多瓣调色盘上有红绿诸彩,该画具体地记录了当年洋彩瓷器绘制的工作场景,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洋彩瓷器制作仅见的一份图像数据,异常可贵。 “天球瓶”始作于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受外域器物影响深刻。以“苏麻泥青”渲染,或画缠枝,或绘云龙,色调幽艳,气势夺人。昙花一现后,有明一代再不见此类器物,直至康熙晚期才恢复烧造。雍乾隆时期天球瓶比例匀称得当,在陈设瓶、尊类的器物中脱颖而出,颇得帝王欢心,加之文化繁盛,工艺超凡,造就了或气势磅礡,或娇羞婉约的官窑佳品。乾隆一朝,可见各式釉彩、纹饰作例,然而类同此件拍品之粉彩缠枝西蕃莲纹天球瓶,凤毛麟角。 天球瓶因其体格较大,造型稳健,适合宫廷陈设,更适合匠人画师绘画。因其造型高级,天球瓶无论何种绘画创作皆为经典。乾隆天球瓶品种丰富,见有粉彩、斗彩、青花、青花釉里红、粉青、霁蓝等品种。其中,粉彩九桃纹一类时有见到,可参照玫茵堂旧藏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着录于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56,后以9026万港币售于香港苏富比2011年10月5日,编号0015;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可见保利香港2019年10月7日,编号3324,以5664万港元售出;其他题材天球瓶作品见有清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售于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编号8888,以1.306亿港元成交。而如本品以洋彩缠枝西番莲纹为题材者,则甚为少见,查阅内外公私收藏,见有一例与本品完全相同者,为徐展堂先生收藏,并以1711万港币释出于香港保利2020年12月2日,编号911。 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正是体现为清代宫廷文化对西洋元素的吸纳和运用。其中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对西洋文化的借鉴和推广更在康雍二帝之上,他颇为推崇西洋装饰形成富丽堂皇之效果,因此登基之初即命传教士设计并建造了圆明园当中的西洋楼建筑群,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处时代标志,在宫廷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上,乾隆皇帝的喜好致使西洋元素广泛运用,臻于极致,也让西方为之惊叹不绝,其中洋彩瓷器的成熟与流行,使得西洋技法与西洋题材在清宫瓷器上得到完美结合,品格不凡,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洋溢西洋气息的佚丽篇章。 检阅公私收藏数据,乾隆一朝未见与本品相同之器,其在装饰风格和表现技法方面均有别于常见御瓷之面貌,展现高级官窑的新姿采。其特点有二:一、本品以白釉为色地,纵观乾隆时期彩瓷色地,斑斓多彩,当中以白釉色地最为罕见,故白釉色地者一向声价不菲。比较当今所见白釉色地者,其彩料必当妍美于其余色地者,可见白地彩瓷质量非凡。二、本品纹饰一改乾隆彩瓷雍容繁缛的面貌,纹饰之间留白较多,层次过渡非常清晰,顿生一股清新雅丽之气,亦为乾隆御瓷少有之个例。其设计或曾借鉴雍正朝白地珐琅彩花卉纹碗的装饰,该类碗外壁上下留白中间彩绘百花不露地图,既获百花璀璨,又不落俗套,颇见清雅之气,构思巧妙。 本品属于此番西风东渐之下的重要见证者,其气韵婉约雅致,清新复见华贵,温和蕴含富丽,沉稳亦不失和谐,极尽考究之能事,尤显雍容高雅、赏心悦目,当属乾隆御制彩瓷之翘楚。 36[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