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8 黄宾虹 1919年作 秋山策杖 立轴 设色纸本
Viewed 54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06×32cm;22×32cm
款识 重峰卷晴岫,惊泷奔夜流。雾狎白生坞,石突青屯邱。歙岭顾分巘,睦川多旷畴。鸟迹蹇寒麓,猿声交暮愁。余灯在山屋,静峡横孤舟。己未春日,宾虹。|钤印 黄质私印(白)|诗堂 秋山策杖。宾虹先生五十五岁之作。早岁先生山水多承新安一脉,偏于朴质雅淡,斯图略可见其一斑。辛卯之秋,戈父萧平之识。|钤印 萧平(朱)、爱莲居(朱) |黄宾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中,那些汪洋恣肆的笔的线条与缤纷如乱雨般的墨点,总是让我不由地想到画家的身体,想到他持笔的手。瓦雷里说,“画家提供他的身体”。这只持笔的右手数百万次地在纸上游移、回旋,勾、顿、点、染、扫,或疾或徐,从迟疑莽撞,到渐有把握,到娴熟,到自由,它不断感知纸的接受与抵抗,到最后,手、笔、纸融为一体,化为身体的运动的自由,那只右手,成了身体的代表。而左手,在跟随,在观望,在平衡。这几乎就是中国画中最激烈的身体。|这样的黄氏作品,在艺术观念上,已经堪与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流作品相提并论了。高居瀚的老师罗樾在论宋元绘画时,曾这样说过:“宋代画家,把自己的风格当作一种工具,来解决如何描绘山水这个问题;元代画家,把山水当作一种手段,来解决如何创造风格的问题。”这话看起来,似乎是说,元代画家有着主动的风格意识,但想想元四家的那些作品,我们很难说,他们所追求的不是或枯寂或热烈的投射于山水的精神,而所谓的“创造风格”,也是在创造与各自不同的山水精神寄托相适应的风格。这种风格,也还是服务于投射于山水之上的个人的内在精神,而并非现代意义上、抽象意义上的自主的绘画语言风格。|一路下来,而明而清,也只有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及其后的黄宾虹身上,作为纯风格的山水才真正有了现代意义(在这方面,齐白石是另一位无意识的、全凭天才本能而达到现代主义风格的大师)。20世纪的黄宾虹,一方面面临着中国画的日渐边缘化,成为新文化运动要打倒的对象,一方面也面临着一鳞半爪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观念资源。所谓“沟通欧亚”,对黄宾虹来说,很长时间以来也只是一个朦胧的口号而已,以中国画的笔墨资源、山水精神追求来“沟通欧亚”,谈何容易。|最终,我们发现,黄宾虹的解决办法,是放弃所谓的山水精神,让中国绘画的语言自主起来。山水真正成了风格的出发点,而非其精神归宿。他晚年山水中所具有的,是“一种非人间的率真与单纯”,苏立文说他去世之前,“似乎达到了哲学家庄子那种随心所欲、大彻大悟的境地”,这种大彻大悟,我想,应该就是精神和形式的自由浑成不可分了。
Preview:
2016.01.09~01.10
Address:
上海威斯汀大饭店三楼钻石厅(上海市河南中路88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