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25 齐白石(1864-1957) 借山图 (二帧) 镜框 设色纸本
Viewed 238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4×45cm×2
钤印:老白、阿芝 题识:1.竹霞洞。借山图之五,齐璜。2.藤王阁。借山图之十七,白石。《滕王阁》出版:《齐白石作品选集》第64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借山老人”齐白石的《借山图》在白石老人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实际上其山水画相较于花鸟画,则更早成熟且形成自家面貌,是其绘画品类中格调最高的一种。画家本人亦非常自信,吴昌硕于1920年亲自为齐白石手书的画润中写道:“山水加倍”。山水画之于齐白石,是他艺术生涯演变的重要脉络与见证,更具有革新性和创造力。1902年至1909年间,齐白石“五出五归”,八年中游历了西安、江西、两广等地,在饱览祖国名山大川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画材,目见到各地文人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使其摆脱了山水程式化的束缚,这是齐白石山水画创作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1910年,齐白石根据多年游历的写生画稿,精心创制了一套《借山图》册页(现藏北京画院)。此作完全看不出临摹的痕迹,而是将所见真山真水进行剪裁和提炼,用非常独特的方法表现出来。何谓借山?白石先生以为“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见者,或耳之所闻者,吾皆欲借之,所借非一处也……皆中国风景,为山水写照。”即以具体的山川物象作为艺术创造的客体来源,又不囿于自然。齐白石的《借山图册》是齐氏山水自成一格的肇始之作,在其艺术生涯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陈师曾看了《借山图》后曾对胡佩衡说:“齐白石的《借山图》,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能画得出来的。”《借山图》前后有数本,此次呈现的《竹霞洞》和《滕王阁》从画面风格和落款笔墨上判断,应是齐白石衰年变法后所作,整体画面极尽简括之能事,这种形式全然不同于讲究形式和笔墨趣味的“四王”传统。《竹霞洞》是白石老人借山馆附近之一景。据白石老人自述,他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38岁时为一位江西盐商画了一幅南岳全图,作为这位大财主的游山纪念,六尺中堂12幅。盐商特别满意,送润笔320两银子,用这笔巨款,白石就典住了梅花祠,这比他星斗塘的老屋宽敞多了,白石将梅花祠改名百梅书屋,又在祠内的空地盖了一间书房,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借山吟馆”。后来去掉“吟”字而只署“借山馆”,至1906年典住期满,白石在此住7年。在白石老人后来的山水画中这是一个较多的画题。《滕王阁》是齐白石山水画中大胆剪裁的绝佳典范之作。1904年,齐白石与张仲飏随侍王湘绮往游江西,过九江,游庐山,在南昌住了近半年,常游滕王阁,对其结构形态当十分熟悉。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建筑,齐白石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将滕王阁放在画面最下端,只画出两层屋檐,而且还作倾斜状,旁边的附属建筑甚至只露出一点屋顶,整座建筑似乎将被滔滔江水淹灭。不仅如此,齐白石还在画面的上方描绘一排如墙的巨石直插江中,与下方的楼阁形成一强一弱的鲜明对比。最后,他巧妙地在江中随意描绘几段沙渚,上面点缀数株高高低低的树木,既完美地分隔了画面,又成为激越乐章中几个宛转的音节,轻松调节了紧张的气氛,令人拍案叫绝。《借山图》突出体现了“借山老人”齐白石对现实山水的真实感受,并且为表达这种感受勇于寻求形式语言上的突破,可以说这是齐老山水面貌的重要代表。是他游历山川各地,面对大自然的锦绣江山而心生感慨的精心力作。
Preview:
2020年10月13日-15日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L1-3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