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33 常玉 1931年作 白瓶粉红菊 油彩 画布
Viewed 2349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00×70.6cm
出版|《常玉油画全集 第二册》立青文教基金会 台北 台湾 2011年(图版,第271图,第78页) 款识:玉 SANYU 1931(右下) |来源|法国 巴黎 亨利.皮尔.侯谢(库存第100号)|法国 巴黎 维纳夫人|佳士得 香港 2004年10月31日 编号 659|佳士得 香港 2011年11月26日 编号 1007|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常玉||菊蕊盈枝-粉红时期关键代表作|综观常玉一生的创作,静物主题横跨近四十年,其中尤以瓶菊为其最钟爱而反复吟咏的题材,并曾写下诗句「秋菊诗人赏,文人对酒杯」,可想见他于创作中进一步反映菊花的深刻意涵。相较大多数作品多为单独或数枝菊花的特写,《白瓶粉红菊》(Lot 133) 不仅在尺幅上为早期作品最大的菊花作品,画面的十余朵菊花开放之盛,更是他描绘最多菊花的作品之一,显示艺术家企图突破自己的决心,可说完整代表了他在1930年代于静物主题的总结与完熟成就。|常玉在《白瓶粉红菊》的签名罕见地注明了年代,根据艺术家现有的相关著录与出版资料显示,目前有纪年的油画作品最早可追溯至1929年,往后直到1965年虽一直有零星的作品记录年代,但1929年与1931年的数量却远超过其他年份,也可推断这两年在常玉创作生涯的重要性。1929年常玉结识法国著名的文人及收藏家—亨利.皮耶.侯谢,侯谢开始担任他的经纪人及推广他的画作,两人的合作虽于1932年结束。但1931年时常玉认识了作曲家约翰.法兰寇,法兰寇不仅与常玉结为好友,后成为他的赞助人,从各方面给予他帮助,常玉亦获画廊邀请接连举办个展,正是他踌躇满志、乐观豁达之时,此时期的创作大都以粉红色为画面主色调,亦寄托他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向往。|见证1930年代巴黎文坛的友谊|《白瓶粉红菊》曾于伊凡.维纳夫人与其家族珍藏超过七十年,始自侯谢于1921年底认识了维纳夫人,当时维纳夫人于巴黎市中心的波纳帕街上与友人经营一家书店,名为「窄门」,由于书店的经营方向以专业的艺术刊物及艺术评论为主,立即受到当时许多知名艺评家及收藏家们的喜爱与支持,其中不乏著名艺评家:安德烈.纪德、莫里斯.萨克斯、以及侯谢等,在1925-28年间,这些艺评家亦将他们的评论交由这家书店独立出版发行。侯谢因为书店的关系进而与维纳夫人变成了好友,甚至在一些出版著作的前言中经常提及对维纳夫人的感谢。当时他对常玉作品的了解与热爱也影响了周遭的友人,《白瓶粉红菊》因作品的特殊尺幅与主题的代表性,寄托了他的感谢与相知,成为侯谢致赠维纳夫人的纪念。维纳夫人自获得此幅作品后便一直于其家族珍藏,至2004年才首次于市场曝光,它不仅象征了1930年代当时巴黎艺文界的交往盛况与情谊,也是常玉早期重要代表作品深受西方藏家欣赏的最佳例证。|视觉经验的跨越与多重空间层次|《白瓶粉红菊》将瓶花主体置于画面中央,常玉打破了现实的三度空间,重新进行空间的配置与组构,并无描绘背景与桌面的分隔,白色背景虽看似单纯,却在厚涂的层次中隐约出现了浅蓝色调,与画面两侧的粉红色块共同龢菊花的色调相互呼应,常玉将西方静物画的空间感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相结合,形成了「留白」概念的转折与变化。自二十世纪现代绘画发展以来,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已打破了追求三度空间透视感的一贯做法,不惜曲折或压平空间努力减低画面的幻象深度,《白瓶粉红菊》以技法的繁复与特殊性表现了与表面垂直的纵向深度,常玉首先在画布底层涂布蓝色油彩,待干后以粉红色描绘菊花,颜料未干时再刮出花瓣的线条与层次,菊花在刮擦的硬朗线条中透出粉红与靛蓝色,肌理的厚度再次打破平面,为视觉经验带来革命性的跨越与突破。|画面左右两侧的粉色帘幕为常玉惯用的构图元素,此处不仅是空间的区隔与屏障,更定义了前后的层次关系,如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冶》中所说:「倘嵌他人之胜,有一线相通,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纔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帘幕的阻隔显示画面并非一览而尽,但与背景之间的轮廓并不清晰,仿佛似隔未隔、若即若离,透过帘幕由上而下的悬垂,虚实相融相间,我们无法判断桌面、背景、瓶菊与帘幕之间的距离与前后关系,主角与空间因而造成相互穿插、渗透的效果,产生了不同层次的视觉动线,更呼应常玉以白描手法写白色花瓶,瓶身的轮廓线仿佛一笔勾勒而成,线条的浓淡同时暗示了光线照射下的明暗变化,再度由纯粹的平面回归三度空间的描述。花瓶的留白与背景形成交错的前后关系,从瓶身的白描线条、花朵与枝叶以油彩肌理形成了特殊的空间深度,其间线条与色块的相互交融,显示画面对于形式的组构与空间的重新定义,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多重时空感受,传达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与宇宙观。|瓶菊-贯彻创作生涯的文人意识|据《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重九日饮菊花酒的风俗由来已久,菊花在民间作为吉祥福寿的象征,另一方面,自陶渊明《饮酒》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不断的传颂与吟咏下,菊花的形象成为文人典型性格与清高淡泊品格的代表。中国传统文人笔下常见之菊,不仅是常玉提笔作诗的灵感来源,于创作中频繁描绘,也许亦与旅居异乡的景况相关,菊花乃是陶渊明归居田园的象征,或藉此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与心底企盼。他透过作品咏菊托喻的情志内涵,更进一步成为个人的情感寄托,以至于能在当时的生命处境之外,开辟出一个超越于现实的人生意境。《白瓶粉红菊》以交错的冷暖色调描写菊花,不若晚期的盆菊作品般着重枝叶的曲折角度,而是在画面的粉红色调中呈现出菊花的高挺姿态与热闹绽放,反映了常玉此时的生活现况与人生观,隐含着对自我与万物价值的自信和肯定。|常玉在《白瓶粉红菊》仅以瓶菊作为主角,画面并无其他实际场景的描写,艺术家不只意图除去所谓「当下」的特征,并将色块彩度与形式元素降至最低限,至此内在精神已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观点大相径庭,常玉选择回归中国传统文人的观点,创造了非日常生活的空间经营以陈述他的思想脉络,画面的空间看似抽象,却俨然成为一个更具体的退隐场所,常玉经由画中的描述,重新诠释与架构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正是营造出一个非世俗的「异境」。《白瓶粉红菊》缺乏时空的界定,中国传统形式语言的挪用与平面化的虚静空间,使时间仿佛停留于一瞬间,瓶菊的盛开貌似永恒,画中所讲述的生命本质与欣欣向荣,进而传达了艺术家关于生命、意志与情感的活力与跃动,透过创作的实践,不断地与重塑环境形成对话,生之乐也正是由此酝酿而生。|《白瓶粉红菊》撷取了东方绘画传统中特有的空间美学概念,画面对于形式的组构与空间的重新定义,隐含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观点;常玉一再书写瓶菊,不仅以高洁形象作为当时他旅居异乡的自身写照,《白瓶粉红菊》更融入抽象观念组构场景与物象,超越了原本静物写生的直观呈现,以文人意识的传承深化画面的内在形式,透过画作为观者构筑出新的空间感与世界观,反映了艺术家独特的生命经历与应世姿态,进一步将他的核心理念发扬光大,揭示了贯彻其创作生涯的重要精神线索。
Preview:
2017年4月1日-4日 上午10:00-下午8:00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