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36 刘海粟 1983年作 黄山奇峰 镜框 设色纸本
Viewed 8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69.5×137.5cm
钤印:「黄山是我师」、「海粟不朽」、「金石斋寿」题识:黄山山上万峰奇,一片孤云千树低。癸亥清秋钓鱼台忆写黄山西海,刘海粟年方八十六。说明 我爱黄山,六十余年,登临八次,常看常新。留下的画,包括速写、素描、油画、线勾、没骨、泼墨、泼彩等形式,大则丈二巨幅,小则册页,再小如明信片,如果搜集起来,能印一厚册,但仍感画不厌,看不足,感情之深厚,难以言传。朝朝暮暮山常变,暮暮朝朝人不同。山越变越美,人对自然美的理解及表现手法也越变越新。——《刘海粟黄山谈艺录》一枝画笔舞东风神州都在彩霞中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正经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新旧交替与中西交织,文化艺术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一种矛盾的相互交融与对抗冲突。刘海粟作为此时期第一代西洋艺术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透过其艺术能够折射出属于这个时代既典型又具个性的民族文化内核与审美情结。审视之,总能产生对后来者、对当代人无可估量的启示意义。自幼接受中华古典文化启蒙教育的刘海粟,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素养上无疑大大优越于后来者。刘海粟书画始出于明代沈周同清初四僧,师古人成分颇多,而后却成为最早自觉接受西画的一代学人,其中遭遇的文化心理困惑与迷茫,想必后世难以切身体会。这种困惑与迷惘却是贯穿20世纪中国画坛探索近代化的重大线索。二十年代刘海粟极力追捧西方艺术写实之精神,谓「西画精深只研究宜在我国传神之上。」尔后却旋即推翻自己的观点,认为「拘泥视觉,外鹜形色,说到写实,也徒然一个繁琐的外形罢了」,并重新在中国传统的书画文人审美中,找到了由心性同品格所生发而出的「纯关意境」的美。「凡所谓美,在纯正表现,在让美术的灵感直觉自由生发流露;凡所谓丑,在依假再现,在没有抛开拘泥形实的情感之功利观念。美术纯关意境,不脱俗,就是因为不脱实。现今欧人之所谓新艺术、新思想者,吾国三百年前早有人浚发之矣……望我同道,勿徒鹜于欧艺之新思想,弃我素有之艺术思想而茫然也。须知现代欧人之所谓新艺术、新思潮,在吾国湮埋已久矣。一方面固当研究欧艺之新变迁;一方面益当努力发掘吾国艺苑固有之宝藏。」此段足证,刘海粟对写实主义的反对虽说受了后印象派的影响,但最主要还是精神深处传统文人画审美认同起了作用。通过与西方艺术的接触,刘海粟反而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蕴藏于文人笔端水墨韵致之中的甄妙趣味。特别是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刘海粟全面的捡拾传统绘画,甚至在文革时期仍笔耕不辍,深入古人而后又旁出泼墨泼彩,愈发于笔墨表现中「融主观人格、个性于客观,非写实主义也,乃如鸟飞鱼跃,一任天才驰骋。」今次华艺国际香港秋拍,荣幸收获书画轩主人支持刘海粟八十年代一批中国画墨宝。几件四呎大作,囊括泼彩黄山、牡丹、红梅等多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题。刘海粟晚年对黄山题材着意颇深,《雨后黄山》领衔的泼彩巨制汇聚了深厚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与西方抽象绘画对光与色的表现,极合宜地展现出刘海粟艺术瑰丽绚烂的一面。更有《书画合璧册》二十开,文题相对,极尽全面地在画外展现了刘海粟画论心得,殊为难得。刘海粟曾谓「美术纯为心灵的综合,不是物理的事实。」而中国画更不是自然主义地去处理画面的。观夫此次亮相之作,虽多作于鲐背,然只见笔力愈老而蕴味愈纯,足为其个性、涵养乃至传奇之经历,映衬于尺幅之间。黄山险峰,牡丹竞放,红梅掩映,老松繁茂……凡此种种,不为外象复杂所窒纯见观念而趋单纯化,其画笔之超然脱物,真岁老而弥坚,真永久之艺术也。书画轩珍藏刘海粟作品专题(编号36-45)
Preview:
2019年11月22日-23日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