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255 清乾隆 御制金彩瓷法轮
Viewed 73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28cm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北京匡时,2011年12月5日,编号2998五台山人旧藏参阅《清代单色釉瓷特展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1年,页125,图74;《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71;《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4年,页176,图231;《清宫藏传佛教文物》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页272,图146及封三。此款金彩法轮乃仿自当时铜鎏金法轮,为乾隆朝所首创,仅见乾嘉两朝烧造。本品通体施金釉,下端为覆莲式底座,轮略呈鸡心状,两面纹饰相同,外框饰浮雕卷云纹,轮中心以珐琅彩填绘天蓝色花瓣及矾红花蕊的菊花,周围镂雕八个红蓝彩的菱形梁与轮壁相连接,轮壁内圈饰八组红、蓝、天蓝釉的小珠子,每组三颗,模仿嵌宝石的华丽效果。高足内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彩料妍美辉煌,工艺精湛别致,瓷金莫辨,尽显尊贵神圣。该金彩法轮不但是乾隆朝瓷质佛教法器之圣物,更体现了瓷器摹仿金属材质器皿的独特创意,可证乾隆朝御窑厂烧造水平之高超。满清皇家崇奉藏传佛教,康雍乾三帝尤为笃信,与祖父二人不同之处,乾隆皇帝加强了清宫艺术与密宗之交融,使得清宫艺术品增添了浓厚的藏传佛教之色彩,于瓷器一项之体现就是各式瓷质佛像与法器的大量烧制,并作为供奉之用,开创瓷史之先河。如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十八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交“铜掐丝珐琅五供、掐丝珐琅八供、银塔、铜贲巴壶、银宝瓶、金镶松石甘露瓶、铜镀金轮二件”传旨“着照交出供器俱各画样,再将五供养七供七珍八宝亦画样呈览,准时俱交舒善做木样带往江西烧造磁塔、磁宝瓶、礠贲巴壶、磁甘露瓶、磁轮各一对”同年六月二十五日,白世秀员外郎金辉将画得“七珍纸样一张,五供养纸样一张,八宝纸样一张,八供养纸样一张,五供养纸样三张,镶嵌塔,贲巴壶,甘露瓶,镶嵌轮等纸样各一张持进。”由此可知,此一时期的礼佛用瓷,其造型及纹样多有借鉴铜掐丝珐琅、金、银等工艺技术,结合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超越前朝,精美之极,如本品之装饰及造型即承袭此一风格而来。乾隆皇帝笃信藏传佛教,此一时期宫中佛堂甚多,仅紫禁城内就有佛堂四十余处,并热心参与礼佛瓷器制作,多次下旨烧造礼佛用瓷,法轮为藏传佛教常用的一种法器,轮上的八条梁象征八道轮回,是引导众生达到至善的八条道路。此式法轮为密宗修持时单独使用的法器,它不与其它七宝配套使用,而是单独安置于佛像前,由北京故宫所藏乾隆时期绘制的《六字班禅俗装像唐卡》当中清楚可鉴。今天北京故宫的梵华楼二层宗喀巴像前仍见成对摆放。同类品故宫博物院藏例刊于《清宫藏传佛教文物》,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页272,图146及封三。亦可参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录于《清代单色釉瓷特展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1年,页125,图74;南京博物院亦有同类藏品,参见《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71;上海文物商店例,载《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4年,页176,图231。
Preview:
2021年11月2日-4日
Address:
厦门洲际酒店A/B厅(思明区领事馆路19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