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64 明中期 剔红松竹梅八吉祥纹大捧盒
Viewed 194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直径40.5cm;高11.5cm
|说明:明宣德之后,官造漆器作坊一度因社会经济的衰退而陷于停顿状态,彼时民间的云南雕漆逐渐兴起,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工艺而被世人所知。其制品一般髹漆较薄,漆色沉穆,刀法纤细,锋棱显露,一剔而就,雕刻与宫廷官造相较略显粗拙,即人称的“云南雕”。故宫藏品中有一件文会图剔红委角方盘,上有“滇南王松造”款识,但刀法属于圆润一路,风格距宣德近而距嘉靖远,看来关于云南雕漆有必要进行实地调查采访,现在还不宜过早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此件捧盒器型硕大,卧足饰。盖面密刻松、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其间衬托,蜜蜂、蝴蝶、螳螂、蛙、蜥蜴等动物,别具一格,画面布局繁密,花叶相连,细部的纹饰处理多采用斜刀阴刻的方法,线条流畅缜密而快利。盒壁雕缠枝莲及八宝纹,口边雕斜格花卉锦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盒内及底髹黑漆,并置黑漆隔盘一层。|云南是明中期制作地方风格漆器的重要地区,明天顺年间的王佐补证的《格古要论》中剔红一条曰“剔红器皿无新旧,……今云南大理府专工作此。”在堆红一条中曰:“假剔红用灰团起,外用原漆漆之,故日堆红,今云南大理府多有之。”王佐作注时为明天顺年间,正处于明中期,作者只是肯定当时云南确实做过剔红漆器和假剔红器,但没有详述云南所制剔红的型制、特点。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论及剔红器时指出:“云南以此为业,奈用刀不善藏锋,又不磨熟棱角,雕法虽细,用漆不坚,旧者尚有可取,今则不足观矣。”明《万暦野获编》中也指出:“今雕漆什物,最重宋剔,其次本朝永乐,宣德果园厂者,其价几与宋埒。间有漆光暗,而刻纹拙者,众口贱之,谓为旧云南”,这两段记载说明了云南雕漆的特点及作者对云南雕漆的评价。|与这些文献记录相对比,故宫博物院已发表的明代漆器中,确有一批髹漆较薄,漆色暗,无光泽,构图紧密,有繁缛之感的漆器。造型有扁圆形盒、圆盘、双耳扁壶、高足碗、棋子盒、碗等,这些器物所雕刻的图案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图案中常常点缀有栩栩如生的螳螂、蜜蜂、游鱼、蚂蚱、蛇、蛙等多种小生物,还有象征长寿的盘肠、灵芝,象征幸福的孔雀牡丹,活泼可爱的双狮戏球,传说中的麒麟翼龙、双螭、草尾龙等。这些图案与明代宫廷漆器图案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雕刻风格正如所记载的那样“用刀不善藏锋,又不磨熟棱角”,它们具有云南雕漆的特点。|此件捧盒花纹轮廓雕出之后,在处理纹饰细部时,多采用斜刀阴刻办法,线条流畅缜密而快利,这种雕刻技法,同已发表的所谓云南雕漆是相同的。可参见两例极为相似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中期·剔红松竹梅纹圆盒”,著录于《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页129,图96;另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同类器物,可做赏鉴。||参阅:|1.《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页129、108,图96、79;|2. 《CHINESE CARVED LACQUER/ Derek Clifford》,伦敦,1992年,页108,图83;|3. 《故宫漆器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页52,图39。
Preview:
2019年1月8日-9日 上午10:00-晚上20:00
Address:
厦门源昌凯宾斯基大酒店 四层宴会厅(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路98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