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33 傅抱石 1945年作 唐人行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Viewed 147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07×39.5cm
出版:1.《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二)P14,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民国九十年十月。2.《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誔辰一百一十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P84-85,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 钤印:「傅」、「抱石大利」、「抱石斋」藏印:「霍氏宗杰鉴藏」、「宗杰玩赏」题识:乙酉五月抱石写于东川金刚坡下山斋。题签:傅抱石写唐人行乐图真迹神品,国宝也。求是山人题。 钤印:「陈风子」说明 注:陈风子题签,霍宗杰珍藏。1.陈风子(1912-2008),别号求是山人,迎风道人,浙江杭州人。书法篆刻家、鉴藏家。2.霍宗杰先生,祖籍广东新会,旅居加拿大。著名实业家、文物收藏家。「「玄妙清幽弄情脉「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此为《世说新语》所录,中原骚乱后,西晋士族「衣冠南渡」,黯然伤怀之语。抗战时期,故土再度陷落,一大批文人学者「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衣冠西渡」,踏上流离西南的颠沛之旅,傅抱石此时亦避难入蜀。这种追怀故土的悲慨与沉郁,这种与古贤士族穿越历史的深层次精神共鸣,无疑是我们理解傅抱石金刚坡时期古典题材人物画的关窍。寓居重庆时期傅抱石对人物画创作最多,用功最深。曾言:「我对于中国画史上的两个时期最感兴趣,一是东晋与六朝……从研究顾恺之出发,而俯瞰六朝,是中国绘画大转变的枢纽。」事实上,不仅是傅抱石,流寓西南的学者包括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宗白华等遍及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学科巨擘,宛若与「南渡」的古贤们虽迢递隔代而聚首新亭,在此时期开启了一段国学史上六朝文史复兴热潮。此情此景不仅是因为两代文人血性在「克复神州」时的心灵默契,更有中国文人素来「怀古」、「托古」的习尚,在与先贤的对谈中,寻疗救民族之道。书画创作无疑是这一股怀古风潮中之最直观者。罗时慧女士曾回忆,傅抱石将全部的精力,倾注于不断的创作之中,「将书桌安置在谷场旁边,总是在脖子上围着一条毛巾,左手不断挥赶着飞扬的麦屑,右手扔笔耕不辍、聚精会神地画着。」在亡国之哀声遍地,残酷的现实与精神的压抑中,神韵超凡,气质出尘,寄托着傅抱石美与信念的上古衣冠历史人物画跃然成为此时期的超凡绝响。「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琴的意象,在六朝文人精神中代表了渊雅与玄远的情态。在傅抱石笔下,早期于《琵琶行》历史题材创作中,多见一抚琴弄乐之仕女形象,而后在反复的锤炼推敲中,又取法唐人宫乐图意象,逐渐独立出一系列「左弹右擘弄清音,手捻轻蕉口自吟」的仕女行乐图。傅抱石所作仕女形象或是有灵有性的上古神女,或是有气有节的列女仁妇,此画题则是心摹古作,为情雅格高、艺学双绝的才女所动。此次所见《唐人行乐图》作于1945年,此时傅抱石锤炼上古衣冠、仕女清音之题材,早已炉火纯青。「傅氏作品,玄妙清幽,如读《聊斋》」,此语证于此帧颇为贴切。画中两仕女席地对坐,左女子擘阮或兼吟唱,双眸抒神凝望若有所想。右女子埋首抚琴,仿佛沉浸乐中不闻身外之事,正所谓「阮咸拨罢意低迷,独坐瑶阶有所思。」画中的清幽与凄冷,仿佛诉说着那个时代,现实的磨难与理想的曙光中夹杂着华夏文明难以言明的凄美。二女身着古服,裙摆堆迭,衣带飘摆。敷色雅淡处似平易超然,落墨沉着者如古质凝结。顾恺之云:「人咸知美其形而不知饰其性」,由此帧则足见傅抱石艺术理想之「求性」。此作面世后,又历经著名爱国华侨、收藏家霍宗杰先生递藏,更有著名篆刻大师、书画鉴藏家陈风子先生亲笔题签,殊为难得。
Preview:
2019年11月22日-23日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