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025 文徵明(1470-1559)·虬松图卷 嘉靖戊午(1558年)作 纸本水墨 手卷
Viewed 211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引首:24.5×88cm. 约1.9平尺;画芯:25×377cm. 约8.5平尺;题跋1:25.5×12.5cm. 约0.3平尺;题跋2:25×103cm. 约2.3平尺
【款识】嘉靖戊午三日又五日,徵明制。 【钤印】【参考《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征明第82、119方印】 【鉴藏印】定亲王章(白文)、定邸曾存(白文)、曾存定府行有恒堂(朱文)、曾存定邸行有恒堂(朱文)、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白文)、会侯珍赏(朱文)、李氏爱吾庐收藏书画记(朱文)【参考《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733页耿嘉祚第13方印、第375页李恩庆第8方印、第1259页载铨第1、4、9方印、第732页耿昭忠第5方印】 【题签】文徵仲虬松图。道光三年,癸未秋日装。 【题跋】毕宏画松称绝伦,韦偃犹能步后尘。咫尺千寻凌古干,苍鳞劲骨多丰神。文翁太史振先觉,词章德行并超卓。平生气节比松类,多缘适趣逊繇学。虚堂挥洒有神助,玄烟香染驱毫兔。云根迸挺铁石姿,老龙飞势何其怒。真堪造化从笔端,友令座客寒生颜。直恐夜深雷雨作,此窗不在画图间。右隆池先生题先太史画松,庸若表兄属,余录卷末,曲榬文柟。钤印:文柟(白文)、小停云(白文)【参考《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柟第16方印】 【边跋】同治壬申春仲,会稽赵撝叔、福山王莲生同大澄观于滂喜斋。钤印:吴氏伯子(朱文) 【引首】虬松图。萧云从题。钤印:钟山梅下僧(朱文)、萧云从(朱文) 【说明】耿昭忠、李恩庆、载铨、潘祖荫递藏。 【跋者简介】1.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默思。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父亲肖慎余,为明乡饮大宾,懂绘画。云从幼而好学,“笃志绘事,寒暑不废”。 2.文柟(1596-1667),字曲榬,号溉庵,苏州府长洲(今属江苏)人,文从简子,邑庠生。狷介绝俗,能诗,尝手摘仕一史,寓伤今吊古之怀。明末清初书画家,画山水一禀祖法。明亡后奉亲隐居寒山,耕樵已终,私谥端文先生。有《青毡杂志》、《溉庵诗选》。3.吴观岱(1862-1929)名宗泰,又字念康,40岁改字观岱;号觚庐、洁翁,晚号江南布衣。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画梅。为“江南四吴”之一。 【藏家简介】1.耿昭忠(?-1686),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后徒辽东盖州(今属辽宁)。清初“三藩”之一、靖南王耿继茂次子。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旁及书法、绘事、琴、弈、箫、筑、医、筮、蒲博之类,往往精诣。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2.李恩庆,道光年间人,清直隶遵化(今河北遵化)人,隶汉军正白旗。字季云,一作寄云。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两淮盐运使。精鉴别,富收藏。辑有《爱吾庐书画记》。室名“爱吾庐”。 3.爱新觉罗·载铨(1794-1854),清朝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帝玄孙。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三进封辅国公,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袭爵。封号定郡王。室名行有恒堂、世泽堂。曾收藏元赵孟俯行书《送秦少章序卷题跋》,现藏上海博物馆。 4.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藏书楼名为“滂喜楼”,有《攀古楼彝器图释》、《滂喜斋丛书》。 5.耿嘉祚,字会侯,号漱六主人,清初“三藩”之一靖南王耿继茂之孙,清初收藏大家耿昭忠之子,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耿昭忠所藏多为耿嘉祚继承,后其部分作品流入了清初书画鉴藏家安岐家中。 文徵明的作品以干净清雅闻名,用笔极为细腻。画风呈现出粗、细两种风貌。其粗笔技法笔墨酣畅淋漓,又附有皴擦技巧和书法飞白,虽粗放但又具有层次和韵味。细笔多于布景繁密之处,空间纵深感较弱,其造型规整,偶见棱角和变形技法,于精巧中又见稚朴。这幅《虬松图卷》画于嘉靖戊午(1558年),落款嘉靖戊午三日又五日,徵明制。画中的古松苍劲质朴,虬干曲枝,画面如苍龙盘曲十分大气。从《虬松图卷》中的题诗也可看出文徵明的书法造诣与他的绘画风格相契合,他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笔意温润秀劲,法度严谨且意态生动,不愧被称之为“明朝第一”。 此卷“文徵仲虬松图”题签“道光三年,癸未秋日装”。图内有文柟题跋“毕宏画松称绝伦,韦偃犹能步后尘。咫尺千寻凌古干,苍鳞劲骨多丰神。文翁太史振先觉,词章德行并超卓。平生气节比松类,多缘适趣逊繇学。虚堂挥洒有神助,玄烟香染驱毫兔。云根迸挺铁石姿,老龙飞势何其怒。真堪造化从笔端,友令座客寒生颜。直恐夜深雷雨作,此窗不在画图间。右隆池先生题先太史画松,庸若表兄属,余录卷末,曲榬文柟。钤印:文柟(白文)、小停云(白文)”文柟(1596-1667),字曲榬,号溉庵,苏州府长洲人,明末清初书画家,山水继承家学。1644年明亡后隐居山林,私谥端文先生,著有《青毵杂志》,《慨庵诗选》。 他的作品笔法简练,构图巧妙,设色淡雅有致。传世佳作有康熙三年作《山水人物图》扇页,现藏故宫博物院。康熙五年与金传、金俊明合写《岁寒三友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馆。 本卷边跋为吴观岱所题,上书同治壬申春仲,会稽赵撝叔、福山王莲生同大澄观于滂喜斋。钤印:吴氏伯子(朱文)。吴观岱(1862-1929)名宗泰,又名念康,于40岁时改字观岱,晚号江南布衣。当时人多以“江南老画师”称之,锡城名画家诸健秋、秦古柳均出自吴观岱门下。吴观岱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兼妙,尤其擅长画梅,为“江南四吴”之一。吴观岱早得到同乡廉泉赏识,在北京结识了众多京华名家,饱览历代名画并悉心揣摩,技艺得到了大幅提升。后经由廉泉推荐入清宫如意馆当职供奉,日常工作即是临摹历代名人手笔,并为光绪帝绘课本故事,在当时声名鹊起。吴观岱经常对穷困画友伸出援色,富有惜才之心。在北京大学授课画学时,他告诫学生,习画应先观摩旧迹,辨别作品的真伪,“不然,则入手必差矣”。从北京回无锡后,求画者踏破门槛,但吴观岱惜墨如金,非精品不愿轻易下笔。《虬松图卷》得吴观岱题跋,亦可证明其价值。 此卷引首为萧云从题虬松图,钤印:钟山梅下僧(朱文)、萧云从(朱文)。萧云从(1596-1673) ,字尺木,号于湖老人,安徽芜湖人。萧云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同时也是姑孰画派的创始人,姑孰是安徽的一个地名,明清两代画家命名画派常以其居住地为名。这个画派的绘画风格是,尽量使用传统技法来描绘身边的山水风貌。在《山水册》中不难看出,萧云从分别致敬了李唐、夏圭、范宽、赵令穰等名家。他在学画时期曾遍临唐宋元明三十余位画家的风格。拥有如此扎实的基本功,连后来者王翚也倾佩不已。明清两代画家在绘画上多以继承为主,文人画一脉属于主流风格。萧云比较擅于画山水,但偶尔也画白描人物与工细花鸟,属于技法较为全面的画家。 《虬松图卷》上有鉴藏印定亲王章(白文)、定邸曾存(白文)、曾存定府行有恒堂(朱文)、曾存定邸行有恒堂(朱文)、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白文)、会侯珍赏(朱文)、李氏爱吾庐收藏书画记(朱文)。定亲王章(白文)为爱新觉罗·载铨(1794-1854)所钤。爱新觉罗·载铨,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咸丰四年(1854),号筠邻主人,室名行有恒堂、恒堂、世泽堂等。载铨是高宗皇帝乾隆的玄孙,至其袭爵时,为多罗定郡王,简称定郡王。早年载铨被册封为二等辅国将军,但他并没有在官场的志向。于生活中,载铨好结交酒肉朋友,除了玩乐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并且一直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收藏理念。载铨最为珍贵的一件收藏品是赵孟所作的《送秦少章序卷题跋》,此卷的卷尾有清人陈杰、刘墉、载铨的题跋,此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白文方印是耿昭忠常用的一方鉴藏印,常见于他收藏的横卷及立轴作品中,一般与 “琴书堂”印组合钤盖。耿昭忠,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后徒辽东盖州(今属辽宁)。耿昭忠为靖南王耿继茂次子,清初“三藩”之一。他擅长写文章,对于鉴别字画也颇有研究。存世下来的宋元名迹,多钤有耿氏藏印,如东晋王羲之的《远宦帖》、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图》、明沈周《庐山高图》、仇英《仙山楼阁图》、 唐寅《事茗图卷》等。此幅《虬松图卷》在清代为耿昭忠收藏。会侯珍赏(朱文)应为耿嘉祚所印,耿昭忠所藏后为耿嘉祚继承,父子二人的收藏名迹极为丰富,后多流入内府。 画上有潘祖荫收藏印四方,说明曾由他收藏过! 潘祖荫(1830-1890),清代著名藏书家、金石收藏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潘祖荫将藏书楼命名为“滂喜斋”、“功顺堂”,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潘祖荫在近代古玩鉴赏界中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支伟成曾在《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说:“公幼好学, 涉猎百家。尤喜搜罗善本书、金石碑版之属”,因此“滂熹斋所储,不以繁富相炫,顾多精品”。祖荫藏书印曰“分廛百宋,移架千元”,其藏书丰富且多为精品,但潘祖荫苦心经营的滂喜斋藏书于咸丰十年(1860)遭火灾,不仅烧毁了大量精善本书,连同借读江标的善本书及山东杨氏海源阁旧刻《墨经》也遭焚毁。 其中李氏爱吾庐收藏书画记(朱文)为李恩庆所印。李恩庆,字季云,一作寄云,遵化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两淮盐运使。精于鉴别字画,藏品颇丰。李恩庆是继清初四王之后咸丰同治时期的大收藏家,在当时与李西园、李佐贤井称为“三李”。清人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咸丰、同治间……收藏书画者,当时有‘三李’之目,谓李季云恩庆、李西园东、李竹朋佐贤也。后又益以李芝陔在铣,称‘四李’。尝与大兴刘宽夫及心泉和尚相往还。一经诸公品题,若士之登龙门者。”李佐贤在《书画鉴影》和《石泉书屋尺牍》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李恩庆,并极力推崇他的鉴定水平之高,并称其为自己收藏路上的引路人。而此《虬松图卷》能入李恩庆法眼,实是因其笔精墨妙,才得以传世。 考赏《虬松图卷》,似乎能一同体会文徵明的心境。画中留白处好似氤氲着云气环绕于松树上,奇峰险峻,一派朗润。宋人郭熙山水画论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虬松图卷》虽然对山峰着笔不多,但细节处可推见山势巍巍然遗世独立,谓之平远。文徵明一生都喜爱松树,多次画松,即使是在病中也怀念着治平寺的古松,他曾作《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中有一首便是《治平寺寄听松》:七尺藤床一亩宫,青山何处不相容。大官底用三升酒,长乐愁闻五夜钟。笠泽风烟荒橘柚,横塘秋色老芙蓉。几时归去楞伽寺,常伴林僧看古松。如同文徵明的《虬松图卷》一般,在浅浅的晕染下,好像翻涌着雨后淡霭霭的云雾。他也曾在画松的题画诗中曰:“万叠高山供道眼,千寻飞瀑净尘心。凭将一曲朱弦韵,小答松风太古音。”从此诗可见文徵明画松,并不是对物像进行简单的描摹,他更是将其内心的感受注入了画中。真正做到了如见古画,如入古松的境界。
Preview:
2023年3月24日-25日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