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26 姜吉安(B.1967) 1997年作 巽 绢本彩墨
Viewed 8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3×87cm
签 名:JJA 1997 说明 姜吉安的工作方式,在中国画中极为“少见”——他习惯将传统元素从原逻辑中抽离,使之独立为“重新表述”的视觉资源。于是,传统经验在姜吉安的手中,成为构建“认知结构”的素材,而非“审美方式”的延续。正如丝绢,作为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其意义的发生以“承载画面”为前提。也即,它投射给我们的信息,是作为“物质平面”存在的表征,带有某种工具性。但在姜吉安的手中,丝绢的“表征”在新结构中,改变了意义的发生方向,成为观看、审视的中心,而非原先的“平面工具”。那么,他又如何实现这种转换的呢?在画面中,我们会发现:所有描绘对象,诸如烟斗、茶杯等静物,不再是物象的直接呈现,而是被覆以丝绢后的“体块暗示”。所谓“体块暗示”,就是静物被柔软丝绢覆盖后,通过褶皱变化暗示出的空间存在。也即,姜吉安提供了直观上的丝绢本身,而非描绘的静物。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陌生的视觉体验,并引发某种疑问——画家到底想描绘丝绢本身,还是被丝绢覆盖的物象?很显然,类似的视觉疑问,正是姜吉安努力营造的画面效果。在遮蔽与显示之间,习惯作为画面主体的静物,却在阅读中隐退为被暗示的意象。并且,极尽耐心的层层渲染,使观者首先注意到的,不再是被丝绢覆盖的静物,而是丝绢本身的质感与变化。于是,原先并不作为视觉中心的丝绢,反而超越了描绘对象,并成为画面“主体”。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丝绢超越描绘对象,还不是姜吉安的目标所在。因为,当我们的目光还在静物与丝绢之间游离时,与画面并置的那个黑色实体雕塑,会重新干扰我们对丝绢、静物关系的视觉判断。......姜吉安所用的色彩,并非我们惯常看到的材料,而是将丝绢研磨后自制的颜料。同时,他保留了研磨丝绢产生的不宜制作颜料的黑色残渣,并将这些残渣用作“实体雕塑”的材料。于是他的作品,在材料上都源于他自己动手制作。然而,问题在于,姜吉安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制作?难道仅是为了绘画材料的获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姜吉安之所以如此麻烦地制作材料,其实是将绘画延伸到了行为,并试图通过行为过程的注入,改变作品组合部分之间的微妙关系。诸如,用以描绘画中丝绢的颜料,本身就是真实丝绢;被画中丝绢遮蔽的描绘对象,又因真实丝绢的残渣得以实体化。面对这些作品组合部分之间的微妙关系时,我们习以为常的关于丝绢、关于静物、关于雕塑,乃至关于作品的表征概念,遭到了全面消解与模糊。我们不再理所当然地判断作品中的图像、原料等众多因素的意义,也因此不得不在全新的视觉结构中,重审它们的存在。于是,关乎创作细节的所有表征,在这种消解、模糊中,在看似统一的作品组合中趋于分离、独立。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研制丝绢”的过程注入,使姜吉安的作品,在看似完整的结构中,消解了我们关于艺术观看的完整性。因为,当我们了解到他的创作过程后,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每一个视觉能指,都产生了全新的系统条件,而不再是我们既定逻辑中的所指。它们作为表征的独立,意味着它们脱离了既定的判断逻辑——比如什么是绘画的主体,什么是绘画的材料,什么是绘画的目标,等等。而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又通过前述关乎“遮蔽”的图像隐喻加以显现,这便使我们对于“遮蔽”的理解,生发出更为宽阔的反思空间。——杭春晓:“绘画”的重构——姜吉安的视觉结构(节选)
Preview:
2020年11月28日-12月3日
Address:
北京四季酒店五层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